(資料圖片)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8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盧越)2023年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海警局聯合發布了《依法打擊涉海砂違法犯罪座談會紀要》(法發〔2023〕9號,以下簡稱《紀要》)。
《紀要》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依法打擊盜采海砂犯罪的根本要求,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筑牢維護礦產資源和生態環境安全的司法屏障。近年來,涉海砂違法犯罪活動高發多發,威脅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催生海上黑惡勢力,危害建筑工程安全,影響海上通航安全,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要深刻認識盜采海砂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準確把握依法打擊盜采海砂犯罪的形勢任務,依法加大對涉海砂違法犯罪的懲治力度,堅決維護好海洋生態環境安全、建筑工程安全、海上通航安全和國家能源安全。
《紀要》指出,要正確適用法律,充分發揮依法打擊盜采海砂犯罪的職能作用。要正確理解和準確適用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 依法懲處盜采礦產資源犯罪的意見》等規定,準確把握涉案海砂價格的認定規則,加強涉案船舶、財物處置力度,統一執法司法尺度。要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寬嚴相濟、罰當其罪,突出打擊重點、體現區別對待,切實做到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寬嚴相濟,確保在辦理涉海砂刑事案件中實現政治、法律、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紀要》強調,要推動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協作配合與監督制約機制。要推動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海警機構三部門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有效形成打擊合力,積極推動訴源治理,為海洋生態環境共筑有力司法屏障。要結合工作職責,認真分析研判涉海砂違法犯罪規律、形成原因,統籌運用制發司法建議、檢察建議、開展檢察公益訴訟、進行法治宣傳、以案釋法等方式,構建懲防并舉、預防為先、治理為本的綜合性防控體系。要在注重打擊犯罪的同時,積極推動涉海砂違法犯罪的訴源治理、綜合治理,斬斷利益鏈條,鏟除犯罪滋生土壤。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