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7省市人社部門、就業專家以及快手等多家平臺企業代表、用工企業代表共同參加的“直播帶崗服務標準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標志著“直播帶崗服務標準”研究項目正式啟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會上,北京、四川、吉林、江蘇、湖北、廣東、重慶會議代表分享了各省市直播帶崗的探索實踐和經驗,立訊、歌爾、伯恩光學、金色華勤、最佳東方、職多多等企業代表分享各行各業直播帶崗的數字化招募探索。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在座談會上指出,隨著數字技術蓬勃發展,直播帶崗、線上培訓等數字化新模式應運而生。直播帶崗是數字化在就業領域的生動寫實,是數字賦能就業的具體場景應用,對于促進就業有重要作用。
快手“快聘”作為企業代表分享了直播帶崗的平臺實踐。“2022年,快手快聘為線上招聘行業帶來14%的新增量,有效促進數字化人才招聘與區域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面向未來,我們希望通過數字技術推動行業進化,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快手快聘業務負責人劉逍表示。
各省市探索直播帶崗新模式,引領穩崗就業新路徑
座談會上,7省市人社部門代表分享了直播帶崗的區域探索和經驗,對直播帶崗促就業新路徑獻言薦策。
北京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副主任譚林斐表示,北京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著力破解“線下招聘會地域局限和人員大量聚集”難題,結合當下流行的網絡傳播模式和年輕求職者的特點,創新服務方式,陸續開展直播帶崗,確保就業服務不間斷,不掉線。
四川省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主任張平表示,為全方位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實現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高質量就業,四川省公共就業服務系統著力推動直播帶崗工作,打造高素質的直播帶崗工作隊伍,以實現直播帶崗的精細化、專業化和多元化。
“直播帶崗是數字化與實體經濟融合產生的新事物,由于其‘快、準、真’的新特性,成為公益招聘、企業招聘的重要形式。”吉林省就業服務局三級主任科員吳戈雪建議,加快招商引入頭部類直播短視頻公司,促進轄區各類人力資源機構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職業介紹中心職介科科長朱莉莉分享了直播帶崗的江蘇探索及“昆山模式”。她表示,自2020年7月以來,江蘇共計舉辦了各類直播招聘活動超過380場,全方位介紹了江蘇城市風貌、旅游美食、招才政策等方面綜合情況,有力促進全省各地招才引智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
湖北省公共就業創業指導與信息服務中心招聘網運行服務部副部長郭晨表示,湖北省主要從三個方面推進直播帶崗工作:一是建立湖北公共招聘網直播頻道,全省直播帶崗活動統一發布;二是建立直播帶崗常態化工作機制,并創新開展局長走進直播間、網絡主播進園區、名企探營等活動;三是開發上線湖北公共招聘網短視頻小程序,實現“刷視頻,找工作”。
廣東省就業服務管理局汪萍華科長表示,廣東省打造出重點企業的直播帶崗品牌,目前已經依托快手快聘舉辦了8期的直播帶崗活動,接下來還有7期即將要舉辦。下一步將進一步推廣直播帶崗模式,強化求職招聘服務。
重慶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就業援助科科長何振宇分享了直播帶崗的重慶探索:以“供需對接渠道、政策宣傳窗口、服務民生陣地”為功能定位,專業化開展網絡直播招聘,常態化做好民生服務工作,品牌化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實現“碼上求職”“云上服務”。
促進數字化人力資源服務、數字化招聘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易定紅認為,直播帶崗作為一種新業態,將局部勞動力市場通過數字化和精準匹配連接成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提高了整個勞動力市場的效率。
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指出,政府、平臺、企業聯合研究制定直播帶崗相關服務標準,推動各地開展直播帶崗工作,服務各類就業群體,將對各行各業的就業產生長遠的價值和影響。
據了解,2022年,快手推出直播帶崗平臺“快聘”,引領直播帶崗新模式,為招聘企業和藍領用戶搭建了溝通橋梁,吸引了月度達2.5億人次的藍領勞動者參與,全年直播場次超500萬場,合作企業超24萬家。
(松花江網編輯 李明丹)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