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王春霞 發自北京 6月28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高票通過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該法將于2023年9月1日正式施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石宏介紹,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現有殘疾人約8500多萬,截至2021年底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有2.67億,而且老年人口數量還將繼續增長。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消除公共設施、交通出行、信息交流、社會服務等各領域有形或者無形的障礙,保障殘疾人、老年人能夠平等充分參與社會生產生活,是保障殘疾人、老年人權益,促進我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體現。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共8章、72條。石宏介紹,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系統規定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維護和管理相關制度。一是,嚴格確保無障礙設施建設質量,包括:明確新建、改建、擴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區、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城鄉道路等應當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規定無障礙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并與周邊的無障礙設施有效銜接、實現貫通;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在無障礙設施建設中的職責作出明確規定。二是,強調重點單位、區域、場所等配套建設無障礙設施的義務。比如明確要求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部分地區的人行道路系統、停車場等應當配套建設相應的無障礙設施。三是,對無障礙設施改造作出系統性規定。四是,針對“重建設輕維護”突出問題,對無障礙設施的維護和管理作出明確規定。包括:明確維護和管理責任人,對其所承擔的維護和管理職責作了列舉;對非法占用、損壞無障礙設施等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并明確了相應法律責任。五是,明確通過意見征詢、體驗試用等方式,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參與無障礙設施建設。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難點問題。比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社會廣泛關注加裝電梯等無障礙設施的問題,本法從國家鼓勵、政府支持、居民配合三個方面作出規定,進一步明確加裝范圍、發揮各方面作用以及充分考慮兼顧居民不同利益訴求,不斷增強制度規定的針對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再如,藥品的標簽、說明書字體小,閱讀不方便,各方面反映比較突出。藥品直接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為此本法明確規定有關部門完善管理規范,要求藥品生產經營者提供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標簽、說明書。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