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兩部門:加強城市排水防澇 建立跨區域應急協調聯動機制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印發《關于加強城市排水防澇應急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完善排水防澇應急機制,做好城市排水防澇應急管理,加強應急處置協同聯動,切實保障城市安全度汛。
《通知》圍繞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聯動協調機制,加強排水防澇應急能力建設,提出了五方面要求。
一是建立跨區域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務)部門要建立本省(自治區)跨區域應急協調聯動機制,按照一定半徑,在區位適中的若干城市建立省內區域統籌應急中心,實行省內統籌、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一旦本地區城市出現內澇災害且當地應急力量無法有效應對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安排周邊城市就近支援。
二是強化部門協同。各城市排水主管部門要加強與交通、水利、應急、能源、氣象、消防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會商研判、搶險救援、信息通報等工作機制,精準研判暴雨、臺風等氣象災害形勢,科學預判災害損失、需要動員的應急力量規模、是否需要省級部門協調支援等情況,明確城市排水主管部門應急響應啟動條件。
三是完善應急預案。各城市排水主管部門要組織修訂城市排水防澇應急預案,主要包括城市內澇災害基本情況、組織體系和職責、預防預備、監測預警、應急響應、搶險救援、應急保障、災后恢復等內容。同時,要結合歷史上發生過的積水內澇事件,查找風險隱患區域,有條件的地區可結合鄭州“7·20”特大暴雨、歷史上本地最大降雨數據疊加模擬,準確掌握本地澇情風險區域。
四是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各地要組織相關單位組建應急搶險專業隊伍,加大裝備投入,加強日常培訓和宣教。針對地下空間出入口、下穿隧道、地鐵站口等澇情風險高的地區,及時儲備防淹、防倒灌應急物資。結合本地實際,通過數字化手段加強對排水防澇設施、易澇點的智慧化監控,防范化解積水內澇風險。
五是加強應急演練。地方各級排水主管部門要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既要開展規定情境演練,又要開展事前不通知參演單位演練時間、地點和演練內容的“雙盲”演練。各級演練要有側重,從提高跨區域調動、跨部門聯動協調、搶險裝備運輸使用、組織群眾自救互救等方面的能力入手,立足實戰需要,開展相應工作。
(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 金曉曦)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