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開市后,北交所近日備受關注,廣東首批十家北交所上市企業彰顯強勁科創實力。根據科技創新情報SaaS服務商智慧芽對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數據統計后發現,從各家公司專利申請總量來看,排名前三的省份為廣東省、江蘇省和安徽省,分別有793件、776件和702件,對應的上市企業數分別為10家、12家和5家。
根據智慧芽數據,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的專利申請總量為6600余件,平均每家企業約為82件;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為1000余件,平均每家企業約為13件;軟件著作權登記總量為1300余件,平均每家企業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約為17件。
據智慧芽統計,81家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共分布于23個省份,在全國范圍內分布較為分散,其中江蘇省、北京市和廣東省的公司數量達10家及以上,分別有12家、11家和10家,三地在科創能力上表現亮眼,展現出集聚效應。
此外,智慧芽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7000余家新三板掛牌公司中,專利申請總量為29.1萬余件,平均每家企業專利申請量約為44件;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為3.2萬余件,平均每家企業有效發明專利量約為5件;軟件著作權登記總量為10.9萬余件,平均每家企業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約為16件。
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按照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生物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分別有20家、14家、14家和11家。
智慧芽數據顯示,專利申請總量排名前三的產業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生物產業,分別為1741件、1155件和1093件;各產業平均每家企業專利申請量(產業企業專利申請總量/該產業企數量)排名前三的產業為新能源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分別約為137件、124件和93件。其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綜合科創能力表現突出,該產業中平均每家企業專利申請量約為124件,遠高于新三板精選層企業整體平均水平。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