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饒平縣電商辦獲悉,2021年饒平全縣網絡零售額預計突破50億元,從2018年23.35億元到2020年38.63億元,連續多年實現跨越式增長。一串串數字,一個個成就,是2021年饒平縣電商產業高速發展的真實見證。
隨著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饒平縣也積極打造了以縣電商產業園為核心,以海潤電商基地、饒北物流產業園為一南一北片區中心的共享數字資源平臺,集聚工信、農業、人社、供銷、物流、金融等服務,加快數字技術推廣應用,讓廣大電商經營者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
傳統批發+電商供應
新舊模式融合發展
饒平縣位于廣東省沿海經濟帶最東端,是原中央蘇區縣,過往以經濟落后的“省尾國角”為世人所認知,縣域工業基礎薄弱,繼續走傳統發展老路劣勢明顯。如何突破固有產業模式,實現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成為饒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道路上急需克服的難題。
饒平縣電商辦副主任、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林穗生表示,饒平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水產、茶葉、獅頭鵝、鹽焗雞等特色產業為縣域電商奠定了發展優勢。2016年,國家力推農村互聯網建設,饒平緊抓機遇推動產業轉型。
下午時分,記者來到饒平縣汫洲鎮紅山水產批發市場,大小商鋪前不少忙碌裝箱、打包的身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若是以往,海鮮批發早在上午便收工休息,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商鋪開拓線上銷售渠道,早上采購、批發,下午電商發貨已發展成為市場運作新模式。
據了解,饒平縣汫洲鎮素有“大蠔之鄉”的美稱,是粵東地區重要的水產品貿易集散地。近年來,汫洲鎮支持鼓勵企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引領人才進入生鮮電商創業領域,水產電商貿易模式日趨成熟。2020年,全鎮電商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每天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大蠔約40萬斤,年帶動增收1億多元。
“媽鮮樂”是汫洲鎮紅山水產批發市場一家海鮮電商企業。疫情期間,憑借成熟的網絡銷售模式,公司網店銷售實現逆勢增長,最高一天發出500多單,還帶動了大批青年穩就業。創始人宋義軍是名“饒平女婿”,結婚前幾年,和妻子在深圳打拼,經營汽車團購生意。由于遠在他鄉,妻子時常懷念饒平汫州原味海鮮,便委托家里人隔三岔五從饒平郵寄。漸漸地,宋義軍發現,不止自家妻子,珠三角不少朋友也希望通過宋義軍渠道購買到正宗的饒平海鮮。宋義軍因此積累了第一批線上代購客戶。
代購生意越做越大,堅定了宋義軍改行做水產電商的想法。當時饒平海鮮銷售模式依然停留在傳統的市場交易,且存在著信息渠道不足、冷鏈物流不完善、產品質量缺乏認證等諸多問題,宋義軍卻相信,存在的問題越多恰恰表明饒平水產電商的發展潛力越大。
立足原產地優勢,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汫洲水產電商是饒平縣農特產品網絡銷售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小作坊到規模化
打造電商創業產業園
在政府規劃、龍頭帶動下,饒平已實現物流服務網點100%全鄉鎮覆蓋。快遞物流上行價格大幅度下降,2015年至2020年收發件量年均增幅約28%。全縣電商實現從零星商家到規模化發展,從微商經營到入駐平臺電商,從家庭小作坊到成立標準化電商公司的產業生態華麗蝶變。
“以前,農產品加工及流通企業缺少產品倉儲、保鮮、冷藏冷凍等基礎設施,產品銷售受阻、流通范圍小。”廣東海潤冷鏈物流有限公司(簡稱“廣東海潤”)總經理黃俊彪表示,廣東海潤正是為農產品“最初一公里”提供物流倉儲的服務方,業務涵蓋冷鏈物流倉儲服務、電商產業園服務、生產加工服務及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四大領域。
目前全縣擁有大型物流配送中心3個,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個,鎮級電商站8個,村級電商服務站217個。“已有20多家饒平電商企業入駐海潤電商產業園,我們希望匯聚更多電商企業,打造包括辦公區、虛擬直播間、農產品加工、檢驗檢測、加工溯源、倉儲物流等于一體的電商創業產業園。”黃俊彪介紹,以前微商以小作坊經營為主,食品處理流程簡易,產品質量缺乏統一標準,但電商企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需要有更多的標準和鏈條式服務,并向數字共享電商服務轉變。
海潤電商基地新駐創業者、帆派供應鏈管理廣東有限公司(下稱“帆派供應鏈”)負責人周裕源告訴記者,帆派供應鏈作為創業型公司,最困難的是解決資金鏈問題,今年,饒平縣水產品電商大賽在海潤電商基地舉行,團隊成員因此接觸到了該基地。“以前窩在草屋里做電商,現在水電齊全,配套設施完善。不僅如此,公司還獲得了海潤冷鏈的資金支持,成為海潤集團旗下子公司。”周裕源說道。
縣域電商創業成風
大批青年返鄉掘金
饒平縣電商創業成風,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返鄉掘金。立足農特產品資源稟賦,以“互聯網+農業”為支點,饒平縣正興起一股電商創業熱潮,吸引了大量外出人才回鄉創業,就連深山小村莊也有著創業青年的身影。
“人煙稀少,每天寄送快遞都得往外跑十幾公里。”饒平縣樂島村回鄉青年洪遠佳選擇在深山里開辟電商天地。樂島村位于饒平縣湯溪鎮西南部,常住人口僅135人,遠離城鎮,人煙稀少。一開始,洪遠佳電商創業路并不被看好。
靠山吃山,樂島村村民主要依靠生產青梅、單叢茶、蜂蜜等農特產品為生。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傳統農產品銷售遇阻,洪遠佳參加了縣政府組織的農村電商培訓,并成立潮州市鷹地山種養專業合作社,經營特色農產品的種養及電商銷售。經過17個月的努力,合作社初步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線上銷售矩陣,幫助村民將農產品田頭價提升了30%-50%,還參與承辦了饒平縣首屆網絡青梅節。
不同于洪遠佳從零開始的創業經歷,饒平縣另外一位創業者林嘉達此前在深圳經營一家自媒體公司,具有豐富的媒體電商經驗。今年4月份,林嘉達和合作伙伴(饒平當地人)一起來到饒平縣創業,轉型茶葉抖音電商線上銷售。“家里種了30年茶葉,現在我就想把茶葉賣出去。”,歷經半年林嘉達所創的“浩香茶行”抖音帳號粉絲增至4.2萬人,月均收入可達數萬元。“政府十分重視電商創業群體,時常組織交流活動,還給予了政策支持。”林嘉達表示,接下來將利用深圳人才與饒平原產地優勢,建立“前店后倉”模式,匯聚更多人才,合力做大茶葉電商。
原百度中國高級工程師林梓楓、饒平縣2058電商創意園創辦人連培群、優玖互娛科技有限公司CEO伊霖……饒平電商創業青年早已匯聚成軍。位于饒平縣黃岡鎮的2058電商創意園就入駐了82家企業,其中,回鄉創業企業25家,占比30.49%。目前,2058創意園、海潤電商基地、饒北物流產業園、汫洲原色電商創業園、大埕電商孵化基地、新圩鎮電商園等6個園區均已正式啟動運營,吸引大量的電商人才入駐,他們在農村電商領域取得創業成果,為后來者提供了經驗。
饒平電商創業青年的成長,也離不開縣域政策扶持和基礎培訓。據了解,饒平縣已舉辦電商培訓45場次,帶動創業人數5754人;培訓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300人;組織抖音直播和短視頻制作培訓,培訓學員252人。近年來,饒平縣先后獲得2017-2018中國電商示范百佳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廣東省大眾電商創業十佳縣等稱號,今年6月,饒平茶葉電商(鳳凰單叢)以排名27位入選“阿里平臺”農產品電商“百強縣”名單;9月,烏龍茶電商入選全國縣域農產品網絡零售前100名。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