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在中山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政策發布專場上,中山市政府出臺了《中山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閆東平表示,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提出堅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與培育新興產業兩手抓,全市至少投入50億元,支持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新出臺的《中山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含8部分內容,共14條,主要聚焦標桿企業、標桿平臺、示范園區、產業集群,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予以全鏈條、全領域、全要素支持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閆東平說, 從5億風險補償金到貸款全額貼息,每條都是干貨,真金白銀,誠意滿滿。
打造40家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
《若干政策措施》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主線,聚焦標桿企業、標桿平臺、示范產業園(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打造40家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60個數字化智能化示范車間,推動40家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建設。
引進培育一批重點工業互聯網或數字賦能標桿平臺,培育或引進一批工業軟件企業、數字化智能化供應商。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建設,3500家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廣大中小微企業上云用云。培育一批數字化人才,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
產業集群試點最高獎勵2000萬元
樹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標桿示范,以標桿示范帶動行業企業整體提升。
包括:每年認定10家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每家最高給予500萬元獎勵;每年認定15個數字化智能化示范車間,每個最高給予200萬元獎勵;每年評選10個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每個最高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獎勵。
做強數字化智能化供給能力。
包括:支持高水平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賦能平臺落地建設,重點支持國際知名工業互聯網平臺、國家工信部發布的“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中國軟件收入百強榜、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榜等數字賦能企業在中山打造標桿平臺,按照注冊資金、場地租金、展示中心、示范產線、標識解析節點等建設情況,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支持平臺提升平臺數字化智能化服務能力,建設一批應用示范項目,按照平臺完成的績效給予獎勵,每個平臺每年獎勵額度最高500萬元,對標桿平臺每年獎勵額度提升至最高1500萬元,獎勵期限最長3年;支持平臺匯聚數字化智能化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對部署工業APP、引進工業軟件和智能裝備企業等,每年每個平臺給予獎勵最高500萬元。
支持數字化示范產業園區、產業集群試點建設。
包括:推動有條件的產業園區,加強產業園區數字化管理,遴選一批試點單位,開展區域“工業大腦”建設;支持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建設,采取“揭榜掛帥”方式選定試點牽頭單位,每年遴選不超過5個產業集群試點,每個產業集群試點最高給予2000萬元的獎勵,推動產業集群整體數字化提升。
設立5億元規模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池
加大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金融財政支持力度。
包括:制定銀行貸款貼息政策,對制造業企業使用金融機構“數字貸”產品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按照不超過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給予全額貼息,單個企業每年獲得貼息金額最高3000萬元,期限最高3年。同時設立5億元規模(首期2億元)的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池,對“數字貸”金融產品予以風險補償;鼓勵引導國有資本、產業基金和社會資本以股權投資方式參與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
“4個聚焦”全市下階段工作重點
聚焦打造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
通過階梯式獎勵制造業企業加快運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示范工廠、示范車間、工業互聯網標桿,推動要素資源配置從“撒胡椒面”向“精準滴灌”轉變,全面提升數字化管理、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服務化轉型能力。
聚焦做強數字化智能化供給能力。
進一步壯大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供給能力,精準引進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賦能平臺,進一步完善數字化智能化產業生態。
聚焦推進數字化示范產業園區、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推動重點產業園區在園區管理與監測、精準招商、節能管理、安全管理等領域先行先試,推動建設“工業大腦”。對資源集聚程度高的產業集群按照“一群一策”,采取“揭榜掛帥”方式,組建產業聯合體生態組織,帶動集群內更多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現群體性突破。
聚焦開展數字化改造金融支持。
對制造業企業使用金融機構“數字貸”或其他金融產品開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進行“全額貼息”,幫助企業解決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同時,設立風險補償資金,對金融機構用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數字貸”金融產品予以風險補償,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授信額度、創新金融產品支持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