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2021年1-6月(下稱“報告期”),恒茂高科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60億元、4.36億元、4.17億元、5.89億元、3.11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40億元、4.20億元、4.04億元、5.62億元、2.97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002.35萬元、3268.69萬元、4069.01萬元、5415.13萬元、3179.53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002.35萬元、3268.69萬元、4067.96萬元、5390.60萬元、3182.88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831.83萬元、2593.00萬元、3558.81萬元、5097.64萬元、2676.18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579.37萬元、2295.61萬元、4427.62萬元、7286.17萬元、-2165.11萬元,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76億元、3.77億元、4.05億元、5.44億元、3.00億元。
經計算,恒茂高科主營業務收現比分別為1.11、0.90、1.00、0.97、1.01,凈現比分別為1.14、0.70、1.09、1.35、-0.68。
2017年至2021年6月30日,恒茂高科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7903.76萬元、9924.58萬元、1.11億元、1.85億元和2.05億元,占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8.04%、40.63%、52.19%、58.19%和43.72%。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4.46、4.90、3.97、3.98、1.60,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均值5.49、7.42、4.79、5.19、2.75。
2017年至2021年6月30日,恒茂高科負債總額分別為1.10億元、1.43億元、1.31億元、2.91億元和4.51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合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0.37%、45.09%、41.40%、55.91%、63.28%。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應在2.0以上,速動比率應在1.0以上。而恒茂高科報告期內流動比率一直在2.0以下,速動比率從2020年開始也降至1.0以下,償債能力較弱。
報告期內,恒茂高科流動比率分別為1.94、1.76、1.66、1.32、1.28,速動比率分別為1.58、1.31、1.21、0.97、0.82。
2017年至2021年1-6月,恒茂高科研發費用分別為1787.21萬元、2042.73萬元、2190.74萬元、2359.68萬元和1320.3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7%、4.68%、5.26%、4.01%和4.25%。但公司研發投入總金額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對比存在較大差距。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恒茂高科研發費用投入總金額墊底。
可比公司劍橋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1.62億元、1.31億元、2..73億元、2.69億元、1.09億元,共進股份研發費用分別為3.92億元、3.81億元、4.23億元、3.98億元、2.27億元。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盡管報告期內恒茂高科營業收入穩健增長,但和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營收規模并不占優勢。報告期內,劍橋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56億元、29.74億元、27.09億元和14.58億元,共進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3.34億元、78.41億元、88.42億元和50.30億元,光弘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98億元、21.90億元、22.85億元和11.94億元,卓翼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45億元、33.45億元、30.41億元和13.47億元,均顯著高于恒茂高科。
網絡通信設備制造商 IPO擬募資3.54億元
恒茂高科是專業的網絡通信設備制造商,業務包括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截至目前,發行人產品主要包括交換機、路由器及無線Wifi接入設備、網卡等,其中以交換機產品為主。
恒茂高科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郭敏。郭敏持有恒茂高科4014.64萬股股份,占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55.76%。
公司實際控制人郭敏的一致行動人為蔣漢柏。蔣漢柏直接持有公司925.89萬股股份,占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12.86%;蔣漢柏通過兆和惟恭、兆和亞特、兆和眾泰分別間接持有公司3.89%、2.12%、1.12%的股份。蔣漢柏同時擔任兆和惟恭普通合伙人、執行事務合伙人,而兆和惟恭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為5.25%。
實際控制人郭敏與一致行動人蔣漢柏直接合計持有恒茂高科4940.53萬股,占本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68.62%,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73.87%股份,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公司75.75%股份。
恒茂高科擬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計劃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400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5%。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查勝舉、李鋒。
公司擬募集資金3.54億元,其中2.18億元用于望城網絡通訊設備智能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7323.26萬元用于望城新一代通信技術研發中心項目、6235.55萬元用于營銷服務網絡與信息化系統升級項目。
2019年營業收入下降 2018年凈利潤下降
2017年至2021年1-6月,恒茂高科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60億元、4.36億元、4.17億元、5.89億元、3.11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40億元、4.20億元、4.04億元、5.62億元、2.97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002.35萬元、3268.69萬元、4069.01萬元、5415.13萬元、3179.53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002.35萬元、3268.69萬元、4067.96萬元、5390.60萬元、3182.88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831.83萬元、2593.00萬元、3558.81萬元、5097.64萬元、2676.18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579.37萬元、2295.61萬元、4427.62萬元、7286.17萬元、-2165.11萬元,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76億元、3.77億元、4.05億元、5.44億元、3.00億元。
經計算,恒茂高科主營業務收現比分別為1.11、0.90、1.00、0.97、1.01,凈現比分別為1.14、0.70、1.09、1.35、-0.68。
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4億元,同比增長21.3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26.28萬元,同比增長15.50%;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86.76萬元,同比增長3.71%;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46.59萬元,同比減少97.99%。
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2016.00萬元、2952.00萬元、1000.00萬元,合計5968.00萬元。
應收賬款攀升 2021年上半年應收賬款2億元
2017年至2021年6月30日,恒茂高科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7903.76萬元、9924.58萬元、1.11億元、1.85億元和2.05億元,占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8.04%、40.63%、52.19%、58.19%和43.72%。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7507.42萬元、9270.32萬元、1.04億元、1.74億元、1.94億元。
報告期內,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4.46、4.90、3.97、3.98、1.60,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均值5.49、7.42、4.79、5.19、2.75。
資產負債率攀升 償債能力弱
2017年至2021年6月30日,恒茂高科負債總額分別為1.10億元、1.43億元、1.31億元、2.91億元和4.51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合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0.37%、45.09%、41.40%、55.91%、63.28%,同行業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39.02%、40.03%、43.36%、41.51%、41.54%。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應在2.0以上,速動比率應在1.0以上。而恒茂高科報告期內流動比率一直在2.0以下,速動比率從2020年開始也降至1.0以下,償債能力較弱。
報告期內,公司流動比率分別為1.94、1.76、1.66、1.32、1.28,同行業上市公司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為2.67、2.06、1.72、2.24、1.84。
報告期內,公司速動比率分別為1.58、1.31、1.21、0.97、0.82,同行業上市公司速動比率均值分別為2.36、1.94、1.59、2.17、1.58。
研發投入在同行公司中墊底
2017年至2021年1-6月,恒茂高科研發費用分別為1787.21萬元、2042.73萬元、2190.74萬元、2359.68萬元和1320.3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7%、4.68%、5.26%、4.01%和4.25%。但公司研發投入總金額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對比存在較大差距。
其中,可比公司劍橋科技(股票代碼“603083”)研發費用分別為1.62億元、1.31億元、2..73億元、2.69億元、1.09億元,共進股份(股票代碼“603118”)研發費用分別為3.92億元、3.81億元、4.23億元、3.98億元、2.27億元。
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恒茂高科研發費用投入總金額墊底。
此外,招股書稱,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恒茂高科及其子公司擁有117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8項,實用新型專利75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但公司專利數量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對比存在一定差距。
收入規模低于同行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盡管報告期內恒茂高科營業收入穩健增長,但和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營收規模并不占優勢。
在招股書中,恒茂高科共列舉了劍橋科技(股票代碼“603083”)、共進股份(股票代碼“603118”)、光弘科技(股票代碼“300735”)和卓翼科技(股票代碼“002369”)等4家同行業上市公司作為對比。
報告期內,劍橋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56億元、29.74億元、27.09億元和14.58億元,共進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3.34億元、78.41億元、88.42億元和50.30億元,光弘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98億元、21.90億元、22.85億元和11.94億元,卓翼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45億元、33.45億元、30.41億元和13.47億元,均顯著高于恒茂高科。
關鍵詞: 償債能力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