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孩子一頓猛如虎的操作,氣的李先生差點動了手。
過年期間,來青務工的李先生一家三口終于是團聚了,但是熊孩子在李先生不知道的情況下,用李先生的手機充值了五千七百多元,花在了游戲上。
“孩子充值了5750元,他們給退了1865元,我們不同意”,李先生是外地來青務工人員,住在單位分配的宿舍里。
過年期間,妻兒從老家到青島團聚,本來是好事,可今年1月25號和26號兩天,熊孩子的一頓操作,讓李先生在簡陋的屋子里直嘆氣。
“孩子說,爸爸我拿你手機玩玩,我說你玩什么,我手機你玩不了,他說我玩得了,我看視頻,我就在旁邊輸入密碼,一輸入密碼,孩子可能在旁邊看到了,解鎖屏幕的密碼,看到之后就在那玩”,李先生說。
李先生的兒子今年11周歲,即使在老家,父子倆也很少見面。孩子要玩手機,當父親的也沒多想,可沒想到兩天后,李先生發現,銀行卡里咋少錢了呢?
“扣款短息也找不到,我就查微信支付,微信支付上顯示很清楚,買的是華為游戲當中的皮膚、衣服,我就納悶了,我就問我孩子,我說孩子你這個短信怎么看不見了,他說我給你當垃圾清理了,把扣款短信全部給我刪了”,李先生說。
李先生在青島從事環衛工作,這5700多塊錢是他接近兩個月的工資。于是李先生趕緊聯系了華為官方客服,并且按照相關要求,上傳了相關證據信息,可對方卻表示,只能退還1865元的費用。
“我說我交的資料也很全,孩子花了這么多錢,為什么只給退這么點錢。他說是他們內部的事,不能告訴我”,李先生說。
按照李先生的說法,孩子玩的是華為游戲中一款名叫“忍者必須死3”的游戲。李先生覺得,孩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充值的這部分錢商家應該退還。
那么,這筆錢到底應該不應該全額退還給李先生呢?行動員電話聯系了華為官方客服。
華為官方客服熱線的工作人員回應稱,“涉及未成年的退款,不光是他在游戲上的操作,支出一元還是五毛,舉個例子,都需要輸入支付密碼,或者指紋或者人臉信息,才能支付成功,所以你看到的實際金額,是我們跟游戲方去協商,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最大的一個金額了。”
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孩子拿著父母的手機完成支付,監護人告知孩子自己的支付密碼,自身也應當承擔一部分責任。
那么,這退還的1865元,又是怎么算出來的呢?
“比例多少,這個我們可能不能透露給您的,因為這個可能屬于咱們的內部信息,家長算的金額是5750元,但是我們后臺核實到的金額,就是你實際支付的金額是3730元”,按照客服的說法,剛才核實的實際金額比李先生銀行卡的扣款金額,少了2020元。
這又是怎么回事呢?記者查看了李先生的微信支付記錄,發現在忍著必須死3這款游戲上,確實只充值了3730元,其余的2020元則是充到了另外三款游戲上。
“(記者:他還有另外三款游戲的支出,所以雙方核算的金額是不太一樣的)我知道了,那這邊的話,針對你的問題呢,相對這邊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我直接幫您反饋,后期讓高級工程師跟進核實,后臺高級工程師是可以看到您某一個游戲,存了多少金額”,客服人員說。
之后,華為官方客服沒有再跟李先生聯系,隨后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目前平臺給出的方案3730元,給予1865元的退還,游戲平臺方是按照50%的費用進行退還。
那么未成年人充值游戲,到底應不應該全額退還呢?
律師認為,“根據民法典的規定,11歲的孩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只可以做一些與他的年齡、智力相符的一些民事活動。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就需要監護人認可,否則是無效的。因此,如果孩子是在游戲當中,進行了大額的充值,他的父母對此不認可,公司就應當予以退還。當然,他的父母應該舉證證明這個款項,是孩子來進行充值的。如果說,無法舉證,或者無法證明的話,公司是可以不予退款的。”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