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6日訊 (記者 康博) 去年,我國發布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對我國交通強國目標設定了具體規劃和數字指標。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帶來的《關于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大基座、推動城市交通的共建共享共治的提案》正是對此的建言獻策。
據悉,城市交通是衡量城市管理能力、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城市交通越來越復雜,單獨依靠硬件產品的堆砌難以適應多變的應用場景,如何從全局角度出發,量化城市交通動態體征,避免交通決策以點代面、以偏概全,是交通領域的難度問題,而城市交通大腦提供了解決方案。
劉偉介紹,城市交通大腦是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而成的應用支撐平臺,它以海量數據為驅動對交通運行進行全局實時分析,提升城市交通規劃與管理、綜合態勢感知、應急響應與處置等方面能力,通過“數據智能、孿生城市”等技術夯實城市新基建,賦能智慧交通管理,最終實現城市交通的共享共治。
交通全域的數字化治理,是夯實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基座、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交通強國的大勢所驅,因此,劉偉建議應該大力推進城市交通大腦建設。
近幾年,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進行了城市交通大腦建設的大量探索,例如上海交通大腦擁有14.9萬多路攝像系統,積累車輛視頻數據、圖片數據、結構化數據達到日均6.4億條,實現了對車輛有效管控,重大逃逸案件的偵破率近100%;安徽宣城交通大腦上線后,排查了700多處的標志標線沖突,建設至今,在出行量提升了近20%的情況下中心城區路段平均速度仍提升約5.5%。基于交通大腦的個性化誘導過程中,約60%的車輛在接到誘導后會選擇繞行,30%的車輛按照建議錯峰出行。以上城市均初步實現了交通要素數字化和交通運行可視化,并在提升通行效率、交通出行誘導、重點車輛管控等方面取得不錯成效。
但要實現未來智慧出行的目標,還有很多關鍵問題尚待解決,對此,劉偉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城市交通大腦是城市發展的數字基座,涉及到多個政府部門、創新型企業、交通數據信息等,建議由政府主導,成立大數據集成部門,借助社會資本力量,推動面向數字交通應用的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培育真正意義上的數字交通營運商,共同參與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和增值服務等多個環節,健全交通治理規則,提升交通運輸效能。
二、鼓勵技術創新,開展示范應用。出臺激勵政策鼓勵基于數字孿生理念的人工智能企業在交通領域的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場景應用,繼續加大數字產業化力度,選取典型地區、典型場景開展國家5G+智能交通示范項目應用,支持優秀企業將數字孿生的平臺、技術和服務優先應用于示范區,形成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的交通行業解決方案,推動規模化應用。
三、打破壁壘,融會貫穿。數據是計算的基礎,是分析的支撐,沒有數據的匯聚融合,交通大腦就是無源之水,目前交通數據條塊分割呈現碎片化分布、信息利用率低且融合度差,建議構建大交通數據中心,協調大交通各部門數據協同使用,解決交通數據只能從本領域有限度地查看、不能靈活調用、不能按需研判等問題,打破各部門之間、各系統之間既有數據壁壘和阻礙。
四、完善標準體系,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完善面向數字交通應用的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標準,持續完善現有的交通運輸信息化標準體系,推動信息基礎設施與交通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加快交通數據安全體系建設,開展數據保護影響評估與事先咨詢,加強對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出行者隱私等重要信息的保護,加強從業人員信息安全意識、管理和使用。
關鍵詞: 城市交通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