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的陸女士花費710萬買了一個下疊排別墅,因為房子是期房,她是通過銷售介紹和看沙盤了解的房子,買下疊主要也是相中了100多平的花園,為此多花費了200萬。不料,最近她來到工地發現花園縮水了,而開發商的解釋更是令她感覺不可思議。
陸女士的房子是去年七月買的,是期房,需要2023年交付。在購買時有上中下三種疊排可以選擇。根據銷售的介紹,下疊會有一個100多平的院子,但價格要貴上200多萬。陸女士去看了一下,對院子很喜歡,就買了下疊。
陸女士說,下疊附贈地下室和花園,她就是沖著花園買的,想的是以后種種花什么的,當時也和銷售去看了樣板房,也拍了視頻。院子確實很大,銷售在視頻里也說了實際的院子沒有這么大。
不過前兩天陸女士去了趟工地,卻發現院子與之前看到的實際相差過大。當時用尺子測量了一下,從路的地基到家里的墻壁大概距離是1.5米左右,當時樣板房的距離在5米左右,雖然知道實際上會有差距,但心里想的再差也就是3米左右的距離?,F在屬于大幅度縮水。
根據陸女士之前和銷售的聊天記錄,銷售表示花園面積最小也會有90平方,現在卻只有60平方,相差的確實不小。而且自從她去過工地,再聯系銷售后,對方就不在接聽她的電話,并且回復說已經離職了。
陸女士也聯系過開發商,但對方表示陸女士之前簽訂過一份購房須知,上面寫明如果銷售說辭如果與合同不符,要以合同為準。但花園大小并沒有寫進合同內。現在銷售的話和沙盤都不作為依據,這讓陸女士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而且自己是搖號中簽的,當時簽了一堆的文件,沒仔細看這份購房須知。
記者見到一位銷售經理周先生,他表示這個不能稱之為花園,是公共綠地,屬于全體業主,而且每家門前的大小都不同。
聽到對方說每套花園是不一樣的,而且還不是他們來使用的,這讓陸女士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她知道綠化的使用權是不寫在合同里的,不過銷售明確告知過她使用權是屬于她的。
對于銷售的話和沙盤與實際不符。周先生表示沙盤肯定會做出明顯區分,而且置業顧問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但也沒法100%保證每套房都不出問題。如果出現問題,就重視他去解決掉。
最后經過協商,開發商發面給出了初步解決方案,首先就是看看空間能不能再做大一點,視野方面好一點。其次就是看看房子該怎么處理,再和公司匯報研究一下,盡量滿足陸女士的訴求。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