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感覺被套路了,我們幾個都是在開封市祥符區縣府西街老鳳祥店買的金飾。我是2021年9月6號在他們店買的鐲子,當時看的是一口價的,為什么買一口價的呢?是因為她跟我說可以先戴著,到時如果不喜歡了可以在3月8號或者6月6號,給我們加工費,你就又可以戴個新的了。”顧客說。
河南開封的一位女子在金店買了個“一口價”的鐲子,在買之前,店家承諾說在女神節當天或者6月6日可以換個新手鐲,只需要付個工費就可以。不料,等她過來更換時,店家卻表示政策變了,而這樣的情況,也不止一個客戶遇到了。
女子提供了一張當時購買的收據,上面蓋章寫著“工費15%,6月6日憑票免費調換同類商品”,其中工費15%的意思就是需要付15的工費。雖然日期寫的是6月6日,不過導購說3月8日也可以,而且店里的公眾號之前也對外宣稱免折舊費換新款。
不少客戶都是聽到店家說的活動進行了購買,誰知女神節當天他們來店里調換時,店家卻表示之前的承諾不作數,原因就是在去年11月28號,他們改變了政策,也發過公告。其中一條就是一口價調換要按克計。
如果按照這個規定,那女子當初是花了9130元買的10.74克,按照現在的金價來算,只有5000元,平白無故地就虧了4000多。這讓她無法接受。
“本來女神節就要到了,我買個鏈、買個墜哄媳婦開心。按照現在的政策來換的話,我不但虧錢還不討好。我現在就希望商家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為什么不能按之前的承諾來調換”,另一位顧客說。
記者找到店家,發現還有不少客戶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店員解釋說這個政策在去年11月份就已經改變,而且發過公告了。另外,她們買的一口價的價格里還包含了制作工藝的費用。
對于這樣的說法,幾位客戶都不認可,她們表示是自己先買的,隨后才出的政策,肯定要按照買的時候的政策來,另外她們在買的時候,看中的并不是工藝,而是當時承諾可以換同等價錢的克數,“否則腦子有問題嘛,9000多塊錢買10克”。
老鳳祥銀樓的店員解釋說:“當時的賣價是多少錢換多少錢,但現在市場價格在改變,公司現在都是按克賣,現在也可以按照總價15%的折舊費去執行。”
說完這句話,又一次引起了客戶們的質疑,上面白紙黑字寫的是工費的15%,怎么又變成折舊費了呢?店員表示:折舊費就是工費。雙方討論了半天沒有討論出一個結果來,存在明顯分歧。
隨后客戶將此事反映給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來到后介入協商了一番。最后店里的一位負責人出面。
“咱也可以公司讓步,不過就有一個要求,你們拿你們的實收價除以525的市場價,換的必須是同類產品”,該負責人說。
最終,店長出面事情得到了解決,在場的顧客也對《小莉幫忙》欄目表達了感謝。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