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姜先生反映,說有一天晚上他叫了一名代駕。代駕已經把他安全送回家,臨了把車給撞了,而事后的理賠卻給姜先生帶來了大麻煩。
姜先生有一輛小鵬P7,前兩天晚上,他因為喝了酒,通過e代駕平臺叫了一名代駕師傅幫忙開車。車子都開到小區了,姜先生也先行上了樓,意外卻發生了。
“師傅給我打了電話,說老板要不你下來看一下,你車撞的好像有點嚴重。我在小區樓下有個車位,他在倒車時,往前行駛過程中磕到地鎖了。”姜先生趕緊下樓查看,經4S店評估,維修費用大概在3000元左右。
“當時的師傅應該是報了他們自己的平臺,也報了平臺的保險。平臺給我的意思是后面會跟師傅對接。因為夜已經很深了,兩三點了,我就直接睡了。”姜先生說。
到了第二天,姜先生接到e代駕平臺的消息,說已經在走保險理賠流程了。前提是需要交警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才可以對車損進行維護。
“一定要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才可以走他們正常的保險流程。(記者:那這張單子你們優美開出來)沒有開除來,因為師傅當天晚上是沒有報警的。交警說如果當天晚上沒有報警的話,他沒有辦法確認駕駛員的身體狀況,沒有辦法給你開。”姜先生說。
理賠就這樣陷入了僵局。現場我們也聯系了當時的代駕宋師傅。
e代駕宋師傅說,“我倒車的時候,第一把沒倒進去,我就出來重新倒一下,然后就撞到那個地鎖了。沒過多久平臺聯系我了。(當時平臺有沒有讓你現場報警)當時說要現場報警,但是我又是第一次,我也不懂。我想著有平臺介入這個事情就可以了。我在哪里已經凌晨三點半了,客人已經睡覺了。”
宋師傅承認,當天晚上他確實沒有報警。但他認為,姜先生的車損問題還得去找代駕平臺。
“我是給公司打工的,肯定是公司該走什么程序,該干嘛干嘛,這個東西我也不懂的。”宋師傅說。
隨后記者也聯系上了e代駕平臺。e代駕官方客服回應稱,“后續讓我們專員給您回電。(蒙圈我們這一單到底是什么狀態,能不能理賠)這個客服是不了解的,需要專員給您回電。”
截至到發稿前,姜先生這邊一直沒收到e代駕專員的回電。針對此事,我們也咨詢了律師。
律師認為,“交警責任認定書并非財產損害賠償的必需品。目前的情況下如果交警不能出具認定書的。投訴人可以依法起訴代駕、代駕平臺和保險公司,通過人民法院的訴訟流程來進行責任認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隨后,記者又陪同姜先生找到轄區內的杭州蕭山交警市北中隊,交警部門表示,雖然當天并未報警,但如果事發地有公共視頻等相關證據,依然可以開具事故責任認定書。他們后續會進行調查,并幫助姜先生與代駕平臺進行溝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