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平臺經濟研究中心公眾號發布一篇文章——《推動直播電商規范發展促進消費持續恢復》,文章充分肯定直播電商通過創新模式激發消費潛力,是確保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
針對主播“翻車”事件,文章提出應建立起寬容失敗的發展環境。以辛巴“燕窩事件”為例,主播先行賠付,為類似事件的處理做出了一個表率,反復追責容易忽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真正內容,協同建立全方位的消費者保護機制更為重要。此前,已經時過一年多的“燕窩事件”因河南消協提起公益訴訟而再次受到關注。
一、專家呼吁關注權責劃分:辛巴公司已先行賠付4000多萬,降低了交易成本
文章作者李勇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在直播電商領域的研究頗有建樹,出版有《直播的邏輯》《成為主播》兩本專著。
他在前述文章中表示,與傳統電商相比,直播電商在消費爭議化解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有其優勢,“很多主播都會主動承擔先行賠付的任務,這極大地降低了消費者的維權成本”。他以“燕窩事件”為例:
“辛選于2020年11月27日提出了“先行賠付方案”,即:召回辛選直播間銷售的全部“茗摯”品牌燕窩產品、承諾退一賠三,先保護消費者權益,截止到2022年1月14日,共向與此事件有關的消費者賠付人民幣共計41,439,216元,且賠付不設時限。”
李勇堅指出,“燕窩事件”的品牌方(廣州融昱貿易有限公司)在事件后已被吊銷營業執照,由品牌方賠付,消費者的權益實際上很難得到保護。“對于已主動賠付的主播來說,反復追責及其引發的娛樂化討論,容易忽視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真正內容,如近期河南消協對辛巴燕窩事件提起公益訴訟,有關事件權責劃分、賠付進程的討論就較少。”
2022年1月14日,辛選集團在其官微發布的《辛選集團關于燕窩事件相關情況的說明》中提到,早在2021年6月30日,“燕窩事件”終裁,辛選已勝訴:確認燕窩品牌方融昱公司故意誤導辛選做出虛假、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
李勇堅認為,“這類先行賠付的主播,為類似事件的處理做出了一個表率。”
二、應建立寬容失敗的發展環境,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
針對主播帶貨“翻車”事件,李勇堅指出,直播電商仍屬于新生事物,難免出現各種問題,應建立起寬容失敗的發展環境。
他主張,應由主播先行賠付,并建立起預防相關事件發生的制度與機構。“對積極履行了消費者權益保護責任的主播,應該給予更多的寬容,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以消費者權益保護名義進行盲目壓制,避免出現‘寒蟬效應’”。
據報道,“燕窩事件”后,辛選已做出深刻反省和內部整改,全面升級了品控系統,并聯合各部門企業制定團標,發展直播職業教育,為行業規范化發展起到標桿作用。
李勇堅強調,“對于已主動賠付的主播來說,反復追責及其引發的娛樂化討論,容易忽視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真正內容。”“相比較反復追責,協同建立全方位的消費者保護機制更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南消協這則公益訴訟中,被告有6個主體,辛巴作為企業負責人承擔連帶責任。此前賣“茗摯”品牌燕窩的主播是辛巴旗下主播,非辛巴本人,且平臺已處罰,要求“永封辛巴賬號”無從說起;此外,同款燕窩很多主播、明星也賣過而未進行退賠,此次公益訴訟并未追責而為這部分消費者維權,亦偏離了維權的初衷。
當前,直播電商正在走向規范發展的階段。只有建立寬容失敗的發展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推動其健康發展,并將其促進消費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出來。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