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6月24日,杭州華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塑科技”)將首發上會,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朱瑋、何康。華塑科技擬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計劃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500萬股,且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公司擬募集資金5.19億元,分別用于電池安全監控產品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圖)
華塑科技2021年凈利潤下降,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凈利潤下降。
2018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604.51萬元、10,727.98萬元、20,590.84萬元、23,665.01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8,602.62萬元、10,726.81萬元、20,589.07萬元、23,661.06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436.40萬元、1,621.74萬元、5,615.67萬元、5,519.27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429.48萬元、2,174.55萬元、5,494.18萬元、5,340.55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19.93萬元、1,571.14萬元、1,909.44萬元、861.64萬元,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6,344.26萬元、9,148.83萬元、12,776.48萬元、23,656.64萬元。
經計算,公司主營業務收現比分別為0.74、0.85、0.62、1.00,凈現比分別為0.25、0.97、0.34、0.16。
2022年1-3月,公司營業收入3,277.53萬元,同比增長0.4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41.35萬元,同比減少21.5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7.04萬元,同比減少21.4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81.96萬元,上年同期為-3,196.88萬元。
根據2019年2月22日公司股東會決議,公司分配現金股利1,661.11萬元。根據2020年7月6日公司股東會決議,公司分配現金股利800.00萬元。兩年合計分紅2461.11萬元。
2018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0.47%、45.89%、46.78%和43.18%。2018年至2020年,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40.52%、42.86%、45.83%。
報告期各期,公司H3G-TA系統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82.92%、90.16%、85.49%和75.86%,該產品毛利率分別為49.47%、46.34%、44.76%、40.22%,逐年下降。
2018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789.33萬元、5,522.79萬元、13,839.58萬元、16,728.57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04%、51.48%、67.21%、70.69%。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37、2.46、2.29和1.68。2018年至2020年,同行業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均值分別為2.86、3.30、3.36。
2019年至2021年,公司逾期應收賬款分別為2,155.83萬元、3,551.68萬元和8,971.49萬元,逾期占比分別為39.04%、25.66%和53.63%。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票據分別為326.91萬元、135.90萬元、1,717.02萬元、1,316.21萬元。應收款項融資余額分別為0萬元、327.16萬元、95.84萬元和52.76萬元。
2018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324.95萬元、697.48萬元、1,150.13萬元和1,206.36萬元,研發費用率為3.78%、6.50%、5.59%和5.10%。公司研發費用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2018年至2020年,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10.90%、11.10%、10.39%。
報告期內,鉛蓄電池BMS系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鉛蓄電池BMS主要包括H3G-TA系統、H3G-TS系統和H3G-TV系統等后備電池BMS和FL電動叉車BMS、H3G-CR城鐵車載BMS等動力鉛蓄電池BMS。2019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H3G-TA系統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0.16%、85.49%和75.86%,產品結構較為單一。
公司存在新產品技術替代的風險 。根據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發布的《全球數據中心鋰離子電池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鋰離子電池占全球數據中心電池市場份額為15%左右,預計到2025年上升至38.5%。
公司目前鋰電BMS產品銷售規模較小,如果未來出現鉛蓄電池被鋰電池全面替代情況,公司未能適應市場需求及時研發出相應產品并實現產業化,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2019年至2021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余額分別為1,623.66萬元、5,458.09萬元和5,551.50萬元。招股書稱,主要系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履行相關決策程序后,將部分暫時閑置資金用于購買流動性和安全性較好的理財產品。
杭州市上城區統計局因華塑有限2019年2月上報的工業產銷總值誤報20.40萬元,影響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因而被警告并罰款1,400.00元。
專注于電池安全管理 募資5.19億元
華塑科技是一家專注于電池安全管理領域,集后備電池BMS、動力鉛蓄電池BMS、儲能鋰電BMS等產品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電池安全管理和云平臺提供商。
公司產品及服務覆蓋東南亞、美洲、歐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通信、軌道交通、金融、電力、石油石化、航空、半導體及儲能等關鍵后備電源領域。
公司形成了以H3G-TA系統、H3G-TV系統和H3G-TS系統等后備電池BMS為主,以動力鉛蓄電池BMS和儲能鋰電BMS為輔的產品體系。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皮丘拉控股直接持有公司49.19%的股份,并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控制寧波敦恒所持公司的4.05%表決權,合計控制公司53.24%表決權,為公司控股股東。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楊冬強和李明星,自公司設立以來楊冬強和李明星兩人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等重大事務的決策意見始終保持一致,兩人并于2020年10月26日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書》。
楊冬強直接持有公司11.42%的股份,李明星直接持有公司11.42%的股份;兩位實際控制人合計直接持有皮丘拉控股66.83%的股份,共同控制皮丘拉控股,皮丘拉控股作為控股股東控制公司53.24%表決權,兩位實際控制人合計控制公司76.08%表決權,系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楊冬強,男,1976年出生,中國國籍,無永久境外居留權,本科學歷,通信工程專業。1996年7月至1999年3月在杭州松下廚房電器有限公司擔任電子車間主管;1999年4月至2001年7月在杭州摩托羅拉移動電話用戶機有限公司擔任技術主管;2001年8月至2003年10月在杭州依賽通信有限公司擔任采購主管;2003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華塑電子擔任監事;2005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華塑有限先后擔任監事、執行董事,2020年10月至今在華塑科技擔任董事長。
李明星,男,1973年出生,中國國籍,無永久境外居留權,本科學歷,金融學專業。1996年7月至1999年8月在杭州華邦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擔任研發工程師;1999年9月至2003年10月在杭州高特電子設備有限公司先后擔任銷售經理、市場部經理;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在杭州麗峰貿易有限公司擔任銷售總監;2005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華塑有限先后擔任執行總經理、總經理,2020年10月至今在華塑科技擔任董事、總經理。
華塑科技擬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計劃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500萬股,且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朱瑋、何康。
公司擬募集資金51,864.58萬元,其中21,743.73萬元用于電池安全監控產品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8,781.50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6,339.35萬元用于營銷服務網絡升級建設項目、15,00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去年凈利降 今年首季凈利降
2018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604.51萬元、10,727.98萬元、20,590.84萬元、23,665.01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8,602.62萬元、10,726.81萬元、20,589.07萬元、23,661.06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436.40萬元、1,621.74萬元、5,615.67萬元、5,519.27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429.48萬元、2,174.55萬元、5,494.18萬元、5,340.55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19.93萬元、1,571.14萬元、1,909.44萬元、861.64萬元,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6,344.26萬元、9,148.83萬元、12,776.48萬元、23,656.64萬元。
經計算,公司主營業務收現比分別為0.74、0.85、0.62、1.00,凈現比分別為0.25、0.97、0.34、0.16。
2022年1-3月,公司營業收入3,277.53萬元,同比增長0.4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41.35萬元,同比減少21.5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7.04萬元,同比減少21.4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81.96萬元,上年同期為-3,196.88萬元。
公司預計2022年1-6月可實現的營業收入區間為10,500萬元至12,000萬元,同比增長6.64%至21.87%;預計2022年1-6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扣非前后孰低)區間為1,750萬元至1,900萬元,同比增幅6.07%至15.16%。
兩年合計分紅2461.11萬元
根據2019年2月22日公司股東會決議,公司分配現金股利1,661.11萬元。
根據2020年7月6日公司股東會決議,公司分配現金股利800.00萬元。
除上述情況外,公司報告期內不存在其他分配利潤的情況。
毛利率呈下降趨勢
2018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0.47%、45.89%、46.78%和43.18%。
報告期各期,公司H3G-TA系統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82.92%、90.16%、85.49%和75.86%,該產品毛利率分別為49.47%、46.34%、44.76%、40.22%,逐年下降。
此外,H3G-TV系統產品毛利率也連續下降,分別為49.22%、33.72%、30.14%、28.21%。
2018年至2020年,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40.52%、42.86%、45.83%。
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7成
2018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789.33萬元、5,522.79萬元、13,839.58萬元、16,728.57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04%、51.48%、67.21%、70.69%。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37、2.46、2.29和1.68。2018年至2020年,同行業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均值分別為2.86、3.30、3.36。
公司逾期應收賬款客戶主要包括力維智聯、萬國數據、中聯創新等數據中心領域客戶,受數據中心等下游項目進度影響,回款周期相對較長,存在一定的逾期情況。
隨著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公司逾期應收賬款金額及占比有所提高。2019年至2021年,公司逾期應收賬款分別為2,155.83萬元、3,551.68萬元和8,971.49萬元,逾期占比分別為39.04%、25.66%和53.63%。
若客戶受宏觀經濟波動、自身經營業績或內部管理不善等因素影響出現財務狀況惡化,則可能導致公司部分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或存在較長時間逾期,加大壞賬損失風險,從而對公司資產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不利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票據分別為326.91萬元、135.90萬元、1,717.02萬元、1,316.21萬元。
自2019年起,公司對部分符合條件的應收票據在應收款項融資中列報。報告期內,應收款項融資余額分別為0萬元、327.16萬元、95.84萬元和52.76萬元。
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
2018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324.95萬元、697.48萬元、1,150.13萬元和1,206.36萬元,研發費用率為3.78%、6.50%、5.59%和5.10%。
其中,職工薪酬分別為238.29萬元、561.70萬元、945.46萬元、978.02萬元,占研發費用的比例分別為73.33%、80.53%、82.20%、81.07%。
公司研發費用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2018年至2020年,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10.90%、11.10%、10.39%。
產品結構單一風險
報告期內,鉛蓄電池BMS系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鉛蓄電池BMS主要包括H3G-TA系統、H3G-TS系統和H3G-TV系統等后備電池BMS和FL電動叉車BMS、H3G-CR城鐵車載BMS等動力鉛蓄電池BMS。
2019年至2021年,華塑科技H3G-TA系統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0.16%、85.49%和75.86%,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公司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主要與產品結構、發展階段、研發內容等因素相關。
如果公司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不達預期,而現有核心產品面臨的市場競爭格局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未來可能因市場競爭加劇、其他細分領域企業跨界競爭、下游行業需求量下降等不利因素,導致公司的產品銷量減少或售價下降,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新產品技術替代的風險
華塑科技現已形成了鉛蓄電池BMS為主、鋰電BMS為輔的產品體系。報告期內,鉛蓄電池BMS系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隨著技術進步,鋰電池獲得了快速發展,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鋰電池在后備電源領域應用占比有所提升。若出現因鋰電池等新電池技術快速發展而擠占鉛蓄電池的市場份額,同時公司未能及時獲取相應的電池BMS技術優勢、被競爭對手搶占先機擴大市場占有率等情形,公司將面臨新產品技術替代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根據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發布的《全球數據中心鋰離子電池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鋰離子電池占全球數據中心電池市場份額為15%左右,預計到2025年上升至38.5%,長期來看未來存在鉛蓄電池被鋰電池全面替代的潛在可能,進而導致鉛蓄電池及BMS系統面臨市場萎縮的風險。
受限于客戶及品牌、產品及技術、生產規模等方面因素,公司目前鋰電BMS產品銷售規模較小,如果未來出現鉛蓄電池被鋰電池全面替代情況,公司未能適應市場需求及時研發出相應產品并實現產業化,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2021年末理財產品5552萬元
截至2021年年末,華塑科技資產總額34,634.49萬元,負債總額11,893.81萬元,資產負債率(合并)34.34%。
公司擬募集資金51,864.58萬元,超過公司總資產。募集資金中15,00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2019年至2021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余額分別為1,623.66萬元、5,458.09萬元和5,551.50萬元。招股書稱,主要系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履行相關決策程序后,將部分暫時閑置資金用于購買流動性和安全性較好的理財產品。
工業生產總值數據上報數與實際數不符被警告并罰款
杭州市上城區統計局因華塑有限2019年2月上報的工業產銷總值誤報20.40萬元,影響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因而被警告并罰款1,400.00元。
關鍵詞: 華塑科技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