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定于7月13日召開2022年第38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審議廣州新萊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萊福”)的首發申請。公司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代表人為李銳、吳曦。
新萊福致力于吸附功能材料、電子陶瓷材料、其他功能材料等領域中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新萊福管理,實際控制人為汪小明。
新萊福管理直接持有公司36,525,000股股份,占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46.42%;寧波磁誠直接持有公司431,227股股份,占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0.55%。新萊福管理為寧波磁誠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汪小明為新萊福管理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因此,汪小明通過新萊福管理間接控制公司46.97%的股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萊福本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2,623.07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25%。公司擬募集資金83,000.00萬元,用于復合功能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產線建設項目、敏感電阻器產能擴充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
2019年至2021年,新萊福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9,571.56萬元、59,857.28萬元和78,263.67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0,922.91萬元、9,662.36萬元和13,333.66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0,892.85萬元、9,652.17萬元和13,333.66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0,142.54萬元、9,139.92萬元和12,415.68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202.87萬元、9,548.05萬元和14,515.23萬元。
上述同期,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58,492.19萬元、62,672.90萬元和80,776.38萬元,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9,516.05萬元、59,577.26萬元和77,801.46萬元。
2022年一季度,新萊福實現營業收入18,522.67萬元,同比增長10.22%;凈利潤為3,524.43萬元,同比增長42.2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79.51萬元,同比增長26.9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294.71萬元。
新萊福預計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350-40,500萬元,變動率-3.81%至10.2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40-6,780萬元,變動率5.39%至20.2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90-6,030萬元,變動率-3.36%至12.28%。
2019年至2021年,新萊福共進行了3次現金分紅,金額合計4,523.84萬元。
新萊福的主要產品類別為吸附功能材料、電子陶瓷元件和其他功能材料,其中吸附功能材料為公司第一大業務,2019年至2021年,吸附功能材料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82.37%、76.84%和78.93%。
2019年至2021年,新萊福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9.17%、37.90%和39.24%,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9.19%、38.02%和39.36%。
其中,新萊福吸附功能材料的毛利率分別為38.21%、37.19%和39.87%,同行業可比公司大地熊的橡膠磁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4.58%、32.29%和33.30%;新萊福電子陶瓷元件的毛利率分別為45.37%、43.18%和41.37%,同行業可比公司這類產品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29.58%、36.09%和35.28%。
上述同期,新萊福的吸附功能材料-磁膠材料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8.85%、86.61%和87.81%;吸附功能材料-消費制品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1.06%、68.81%和97.10%;電子陶瓷元件-環形壓敏電阻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2.90%、98.53%和100.07%;電子陶瓷元件-熱敏電阻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9.48%、99.74%和69.93%。
2019年至2021年,新萊福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29,547.09萬元、26,894.84萬元和41,019.15萬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65%、45.14%和52.72%。報告期內,公司匯兌損益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0.98%、6.47%和2.50%。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資產總額分別為66,512.20萬元、79,043.61萬元和94,170.75萬元,其中流動資產分別為45,718.87萬元、55,904.20萬元和68,525.91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8.74%、70.73%和72.77%。
上述各期末,公司貨幣資金分別為8,034.42萬元、9,857.03萬元和10,474.08萬元,占資產總額比例分別為12.08%、12.47%和11.12%。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負債合計15,794.62萬元、11,248.27萬元和13,749.99萬元,其中流動負債分別為15,650.12萬元、11,120.77萬元和12,526.04萬元,占負債總額比例為99.09%、98.87%和91.10%。
上述各期末,新萊福的資產負債率(合并口徑)分別為23.75%、14.23%和14.60%;新萊福流動比率分別為2.92、5.03和5.47,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為4.36、5.07和3.68;新萊福速動比率分別為2.33、4.23和4.49,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為3.65、4.31和2.85。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16,088.61萬元、17,074.32萬元和16,098.09萬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5,215.98萬元、16,152.88萬元和15,208.16萬元,應收賬款余額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7.01%、28.53%和20.57%。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應收票據余額分別為410.95萬元、1,119.78萬元和1,027.23萬元,主要系收到的客戶以承兌匯票方式支付的貨款。
上述各期末,新萊福的應收款項融資賬面余額分別為9.96萬元、182.74萬元和157.00萬元。
以此計算,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應收款合計16,509.52萬元、18,376.84萬元和17,282.32萬元。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4.38、3.82和4.99,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3.79、3.79和4.21。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9,320.55萬元、8,848.62萬元和12,289.43萬元,占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0.39%、15.83%和17.93%。
上述各期末,新萊福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4.50、4.23和4.69,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3.51、3.78和3.85。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新萊福的第一大客戶AIC,公司2018年至2020對其銷售收入分別為11,523.68萬元、11,800.48萬元、1,128.24萬元,占新萊福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2.96%、19.81%、1.88%。2021年AIC退出了公司前五大客戶之列。
AIC主要從事吸附功能材料的貿易業務,新萊福與AIC MAGNETICS LTD的實際控制人劉磊就收購其旗下公司客戶資源相關事宜進行了協商溝通。2019年8月,AIC MAGNETICS LTD與新萊福簽署《客戶資源轉讓合同》,將相關業務的客戶資源轉讓給新萊福,本次交易價款為100萬元。上述交易完成后,新萊福與上述公司的下游客戶逐步開始直接交易,因此,公司與AIC MAGNETICS LTD的關聯交易規模逐步減少。
深交所在第四輪問詢中,要求新萊福說明公司以100萬元的價格收購AIC的客戶資源。收購客戶資源前兩年(2018年、2019年)公司對AIC的平均交易金額、毛利率分別為11,662.08萬元及32.17%;收購客戶資源后(2020年)公司對從AIC買入客戶的交易金額及毛利率分別為11,766.73萬元及36.19%,收購前后公司每年利潤增加500萬左右。
深交所要求新萊福結合收購AIC客戶資源前后毛利率變化情況,進一步說明AIC向公司轉讓客戶資源的原因、背景,公司以100萬元收購AIC客戶資源的定價依據以及交易價格合理性。
吸附功能材料生產企業沖刺創業板 擬募資8.3億元
新萊福致力于吸附功能材料、電子陶瓷材料、其他功能材料等領域中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新萊福管理,實際控制人為汪小明。新萊福管理直接持有公司36,525,000股股份,占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46.42%;寧波磁誠直接持有公司431,227股股份,占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0.55%。新萊福管理為寧波磁誠的執行事務合伙人,汪小明為新萊福管理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因此,汪小明通過新萊福管理間接控制公司46.97%的股份。
新萊福本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2,623.07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25%。
公司擬募集資金83,000.00萬元,用于復合功能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產線建設項目、敏感電阻器產能擴充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
去年凈利潤1.3億元
2019年至2021年,新萊福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9,571.56萬元、59,857.28萬元和78,263.67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0,922.91萬元、9,662.36萬元和13,333.66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0,892.85萬元、9,652.17萬元和13,333.66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0,142.54萬元、9,139.92萬元和12,415.68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202.87萬元、9,548.05萬元和14,515.23萬元。
上述同期,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58,492.19萬元、62,672.90萬元和80,776.38萬元,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9,516.05萬元、59,577.26萬元和77,801.46萬元。
今年一季度凈利3524萬元
2022年一季度,新萊福實現營業收入18,522.67萬元,同比增長10.22%;凈利潤為3,524.43萬元,同比增長42.2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79.51萬元,同比增長26.9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294.71萬元。
新萊福預計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350-40,500萬元,變動率-3.81%至10.2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40-6,780萬元,變動率5.39%至20.2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90-6,030萬元,變動率-3.36%至12.28%。
三次現金分紅合計4524萬元
2019年至2021年,新萊福共進行了3次現金分紅,金額合計4,523.84萬元。
招股書顯示,有限公司于2019年4月11日通過董事會決議,同意公司對新萊福全體股東進行現金分紅750萬元。
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25日通過董事會決議,同意公司對新萊福全體股東進行現金分紅2,200萬元。
公司于2021年4月7日通過第一屆董事會第五次決議,于2021年4月28日通過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同意公司對新萊福全體股東每10股分2元,共計發放現金分紅1,573.84萬元。
毛利率高于同行 產能利用率未飽和
新萊福的主要產品類別為吸附功能材料、電子陶瓷元件和其他功能材料,其中吸附功能材料為公司第一大業務,2019年至2021年,吸附功能材料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82.37%、76.84%和78.93%。
2019年至2021年,新萊福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9.17%、37.90%和39.24%,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9.19%、38.02%和39.36%。
其中,新萊福吸附功能材料的毛利率分別為38.21%、37.19%和39.87%,同行業可比公司大地熊的橡膠磁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4.58%、32.29%和33.30%;新萊福電子陶瓷元件的毛利率分別為45.37%、43.18%和41.37%,同行業可比公司這類產品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29.58%、36.09%和35.28%。
上述同期,新萊福的吸附功能材料-磁膠材料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8.85%、86.61%和87.81%;吸附功能材料-消費制品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1.06%、68.81%和97.10%;電子陶瓷元件-環形壓敏電阻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2.90%、98.53%和100.07%;電子陶瓷元件-熱敏電阻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9.48%、99.74%和69.93%。
境外銷售占比過半
2019年至2021年,新萊福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29,547.09萬元、26,894.84萬元和41,019.15萬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65%、45.14%和52.72%。報告期內,公司匯兌損益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0.98%、6.47%和2.50%。
新萊福的境內銷售主要集中于華東和華南地區,境外銷售主要集中在歐洲地區和亞太地區。
對于形成上述銷售格局的主要原因,新萊福稱公司電子陶瓷元件主要應用于微電機及消費電子產品中,該類產品的生產制造企業大多在我國廣東、浙江、江蘇等制造業大省建廠,因此公司相關產品的銷售亦主要面向華東和華南市場;公司吸附功能材料主要應用在廣告展示、辦公文具、裝修裝飾等終端消費領域,因此居民消費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例如,我國的廣東、浙江、上海,境外的歐洲、日韓等發達地區,對公司產品的需求更旺盛。
去年總資產9.4億元 負債1.4億元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資產總額分別為66,512.20萬元、79,043.61萬元和94,170.75萬元,其中流動資產分別為45,718.87萬元、55,904.20萬元和68,525.91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8.74%、70.73%和72.77%。
新萊福的流動資產主要為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存貨和其他流動資產構成。上述各期末,公司貨幣資金分別為8,034.42萬元、9,857.03萬元和10,474.08萬元,占資產總額比例分別為12.08%、12.47%和11.12%。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負債合計15,794.62萬元、11,248.27萬元和13,749.99萬元,其中流動負債分別為15,650.12萬元、11,120.77萬元和12,526.04萬元,占負債總額比例為99.09%、98.87%和91.10%。
上述各期末,新萊福的資產負債率(合并口徑)分別為23.75%、14.23%和14.60%;新萊福流動比率分別為2.92、5.03和5.47,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為4.36、5.07和3.68;新萊福速動比率分別為2.33、4.23和4.49,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為3.65、4.31和2.85。
2021年應收款1.7億元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16,088.61萬元、17,074.32萬元和16,098.09萬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5,215.98萬元、16,152.88萬元和15,208.16萬元,應收賬款余額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7.01%、28.53%和20.57%。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應收票據余額分別為410.95萬元、1,119.78萬元和1,027.23萬元,主要系收到的客戶以承兌匯票方式支付的貨款。
上述各期末,新萊福的應收款項融資賬面余額分別為9.96萬元、182.74萬元和157.00萬元。
以此計算,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應收款合計16,509.52萬元、18,376.84萬元和17,282.32萬元。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4.38、3.82和4.99,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3.79、3.79和4.21。
去年存貨1.2億元
2019年至2021年各期末,新萊福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9,320.55萬元、8,848.62萬元和12,289.43萬元,占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0.39%、15.83%和17.93%。
上述各期末,新萊福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4.50、4.23和4.69,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3.51、3.78和3.85。
深交所重點關注關聯客戶AIC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新萊福的第一大客戶AIC,公司2018年至2020對其銷售收入分別為11,523.68萬元、11,800.48萬元、1,128.24萬元,占新萊福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2.96%、19.81%、1.88%。2021年AIC退出了公司前五大客戶之列。
AIC主要從事吸附功能材料的貿易業務,新萊福與AIC MAGNETICS LTD的實際控制人劉磊就收購其旗下公司客戶資源相關事宜進行了協商溝通。2019年8月,AIC MAGNETICS LTD與新萊福簽署《客戶資源轉讓合同》,將相關業務的客戶資源轉讓給新萊福,本次交易價款為100萬元。
上述交易完成后,新萊福與上述公司的下游客戶逐步開始直接交易,因此,公司與AIC MAGNETICS LTD的關聯交易規模逐步減少。
深交所在第四輪問詢中,要求新萊福說明公司以100萬元的價格收購AIC的客戶資源。收購客戶資源前兩年(2018年、2019年)公司對AIC的平均交易金額、毛利率分別為11,662.08萬元及32.17%;收購客戶資源后(2020年)公司對從AIC買入客戶的交易金額及毛利率分別為11,766.73萬元及36.19%,收購前后公司每年利潤增加500萬左右。
深交所要求新萊福結合收購AIC客戶資源前后毛利率變化情況,進一步說明AIC向公司轉讓客戶資源的原因、背景,公司以100萬元收購AIC客戶資源的定價依據以及交易價格合理性。
新萊福回復稱,公司收購AIC客戶資源后,2019年、2020年新增的源自收購的客戶數量分別為289個和184個。
收購客戶資源前兩年(2018年、2019年)新萊福對AIC的平均交易金額、毛利率分別為11,662.08萬元及32.17%;收購客戶資源后(2020年)公司對從AIC買入客戶的交易金額及毛利率分別為11,766.73萬元及36.19%。新萊福與AIC下游客戶直接交易后,交易金額基本保持穩定、毛利率發生了小幅上升。
對于本次交易的原因,新萊福表示,對于AIC而言,由于其屬于貿易商性質的公司,缺乏產品議價能力。近年來,隨著全球貿易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市場競爭愈發劇烈,公司經營較為艱難,基本處于盈虧平衡狀態。此外,AIC的實際控制人未來擬更加專注于實業投資經營,故其有意逐步放棄AIC的貿易業務。對新萊福而言,通過與AIC等公司的合作,推動了公司成立早期海外業務的快速發展,但該合作模式下,公司的關聯交易規模較高,為了進一步減小關聯交易收入金額,提高公司的規范化治理程度,有必要對上述關聯交易進行進一步的控制。基于上述原因背景,公司與AIC達成了轉讓客戶資源的約定。
本次交易對價為100萬元,上述交易價格主要系交易雙方基于AIC的經營業績、未來規劃等情況,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友好協商確定,交易價格公允。具體而言,截至交易時點,AIC相關業務基本處于盈虧平衡狀態(例如,2017年及2018年AIC相關業務的平均凈利潤僅-8,335.66元),因此,該業務對AIC實際控制人而言已無實際意義,AIC退出該業務的機會成本極小。
但對于新萊福而言,除了能夠進一步控制關聯交易規模外,通過收購AIC的客戶資源,還使得公司進一步縮短了與最終客戶的交易路徑,提高了客戶服務響應速度與效率,對公司的整體業務有一定的商業價值(該商業價值主要體現在客戶服務能力的提升,而凈利潤等財務數據的影響不大,主要原因為:從間接交易變為直接交易后,中間環節的減少略微提高了相關交易的毛利率,但由于涉及業務的規模體量較大,雖然毛利額有一定增長,但由于交易從原來與AIC一家客戶交易到與上百家客戶交易,使得公司的管理成本、銷售成本有一定增加,導致最終凈利潤的增加有限)。
基于上述背景,公司與AIC通過友好協商后,最終確定按照100萬元的價格進行交易,相關作價具有合理性及公允性。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