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南明區小車河街道S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修建在居民樓下,最近住在這里的居民有些意見,而問題的癥結就出現在了電梯上。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修建在貴陽市延安南路,樓上就是S1區的一棟居民樓。自從開業以來,周圍來看病的群眾絡繹不絕。可對于住在這里的居民們來說,這里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
【資料圖】
“開始的時候沒有通過我們業主的這個電梯,進入社區醫院,后來好像就開通了2樓的直達電梯。”業主李女士說。
“和那些有疾病的人在同一個通道里面,我們乘坐同一個電梯的話,是不是會危害到我們大家的身體健康。”業主劉大姐說。
業主們說,小區內部有四部電梯供業主使用,乘坐到二樓后就能直接進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小區停車場內也有乘坐電梯的指示牌。
最讓他們擔憂的就是,如果和病人共用一步電梯,或許會存在不少的安全隱患。
“因為這個樓棟小孩很多,萬一這些小孩在電梯里被擄走了怎么辦,如果進行入室搶劫,我們覺得也很危險。”業主李女士說。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常營業,每天會有不少人進出,乘坐電梯再所難免,可居民們出于對自身安全的考慮,這樣的擔心也情有可原。雙方之前也協商過,可始終眾口難調。
“我們現在訴求就是,要求這個醫院的通道不要和我們業主通道并在一起,另外開通他們的通道。”業主劉大姐表示。
在業主們的指引下,記者乘坐電梯到了二樓,剛一出電梯,順著衛生服務中心的住院部,且大門敞開,門口也并沒有工作人員。
或許是看到記者到來,再加上聚集來的業主越來越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隨即關閉了這扇門。
為了協調矛盾,雙方在物業辦公室進行了協商。
“來看病的病人帶不帶病毒,醫院不知道,病人還有老弱病殘,病人要上步梯不方便,醫院搬運貨物也很不方便。現在設立一個電梯也不是很難,因為醫院就在二樓,成本也不會很高。”業主代表說。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行政綜合部中心周主任表示,“我們和居民是魚和水的關系,我們也希望得到轄區居民的認可。我們醫院是不能接診傳染病人的,沒有這個權力。在預檢分診這個情況上,你們提出問題,我們也在思考怎么去完善這個東西,我們打算在門口就先進性排查。把我們的電話留給他們,預約下來,保證來就診的病人不是傳染病人,如果是腿腳不方便的,或者孩子要打預防針,需要用車的,這些情況才準許病人坐電梯,其他人都不準坐電梯。”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醫療機構,在遇到腿腳不便的病人時,他們可以用人工背上去,可要運送大件的醫療物資時,他們實在無能為力。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女士表示,“家里人生病了都會輸液,輸液用藥每次運輸過來就是四五十箱,誰能拿得動呢。我們的病人,我能扛三個,八個,十個,二十個都行。只是藥品基本上一個星期要進貨兩次,這兩次進貨讓所有的醫護人員去扛,對我們來說,這個不現實。我們的訴求就是作為社區醫院,我們可以引導病人,他們不用電梯,我們只是運送醫用物資的時候使用。”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前也找過專業的評估公司,進行過評估,由于樓體結構受限,二樓無法安裝內置電梯,如果仍然要設置電梯的話,只能設置外掛電梯。
宏立城物業S區項目部客服主管孟先生表示,“外掛電梯會占用到業主的公攤面積,外掛到什么程度,施工之后有沒有安全隱患,這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所以目前我們還是不建議去做外掛電梯。”
在現場,業主們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成了初步共識,S區一棟的一號電梯通常情況下,只能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搬運醫療物資時使用。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可以開放給病人使用。后期物業方會出具知情書,明確規定電梯的使用人員規范和時間,便于對電梯的使用情況進行管理。
知情書發出后,由業主轉發到業主群,廣泛征求意見,達到一定比例后,雙方再來進行后續協商。
“我們打算做一個線上的投票,投票要記錄業主的姓名和房號,還要業主的意見,具體是超過半數,還是達到什么比例,由業主和社區醫院這邊商量來決定。” 宏立城物業S區項目部客服主管孟先生表示。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