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8月2日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上半年,消費者投訴總體呈上升態勢,其中,網購生鮮食品不新鮮、堂食中使用預制菜未告知等被點名。中消協建議,加強對預制菜等新業態研究。
中消協指出,近年來,相關行政部門在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仍有一些新問題需要引起重視,主要包括:預制菜菜品標識不詳細,外賣、堂食中使用預制菜未告知,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受到損害;網購生鮮食品不新鮮,如用死魚、死蝦冒充活魚活蝦,用冷凍肉冒充新鮮肉等。
此前,有消費者吐槽稱,大老遠跑去餐館吃飯,沒想到吃到了預制菜,早知道是預制菜還不如在家點外賣。對此,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菜品是不是現場做、是否足夠新鮮,消費者享有知情權。
中消協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加強對預制菜等新業態研究,強化從業人員資質、進貨渠道管理、標簽標注等規定,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同時,線上線下食品經營者應當嚴格落實有關法律規定,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管理,特別是在生鮮、進口食品方面,要杜絕違法添加、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違法行為。
關鍵詞: 網購生鮮食品不新鮮 預制菜未告知等被點名 中國消費者協會 新業態研究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