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將成為東旭集團發展的行動指南,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堅定了奮斗的信心”,在談到如何把二十大精神落到實處時,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表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新型顯示是人與“數字”之間最直觀的交互途徑,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年來,東旭集團深耕的新型顯示產業發生了巨大躍遷,據科技部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提供的有關材料,我國新型顯示產業規模已居世界第一。我國不僅成為了新型顯示大國,更成為了新型顯示強國:在LCD、PMOLED、LED等顯示技術的市場規模已經全球第一;在噴墨印刷OLED、量子點QLED、MiniLED方面與日韓齊頭并進。
十年來,黨和政府牽頭、產學研緊密配合,圍繞新型顯示產業堅決打響了一場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補短板、鍛長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強鏈補鏈行動,使得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不斷增強,上游基礎材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明顯提升。十年來,這場攻堅戰鍛造出了安徽、四川等新型顯示強省,也煉就了東旭集團等多家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
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指出,對于顯示技術的發展,材料和設備是關鍵,并占據著重要地位。以液晶玻璃基板為例,這一材料曾長期依賴進口,嚴重制約著國內面板廠商的成本和產能。2010年,東旭集團在國內率先實現了G5液晶玻璃基板及其配套設備的產業化,并陸續投產多條液晶玻璃基板產線,為下游累計降本超2000億元。如今,該公司已發展成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核心材料國產化龍頭和領先的高端裝備制造商,其液晶玻璃基板和高端蓋板玻璃的科研和生產能力居國內首位、國際前列。
李兆廷表示,成立25年來,東旭集團始終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致力于振興民族工業,破解國家“缺芯少屏”難題。近年來,新型顯示產業正朝著高亮度、高刷新、柔性、可折疊的方向發展,東旭集團持續自主創新、不斷攻克“卡脖子”難點,積極研發生產下一代新型顯示關鍵材料,前瞻布局全球顯示產業迭代升級。此外,公司還加大了對國家戰略性新材料和半導體等高技術、高附加值高端裝備的開發。今年7月,東旭集團自主研發的我國首臺“全氧燃燒+電助熔”技術的中硼硅藥玻窯爐點火投產,在國內率先解決了疫苗瓶用玻管制備過程中存在的玻璃液澄清難、均化難、成型難、易分相等產業化難題。
十年來,東旭集團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以及中國專利金獎,并獲得多個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截至今年8月底累計獲得授權專利3800余件。作為一家深耕高技術制造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企業,公司在“芯屏”領域持續助力著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有效提升。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的脊梁。工信部數據顯示,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已分別達到28.6%和45%。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讓李兆廷倍感使命艱巨與光榮。
李兆廷表示,東旭集團將以“一屏一芯”戰略為引領,繼續通過成熟的產學研融合創新體系,高效開展前瞻性、原創性、引領性研究,與地方政府深度合作;發展半導體顯示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硅碳材料、新能源發電及組件、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用藥玻包材六大核心產業,為建設我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催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而奮進,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貢獻力量。
關鍵詞: 踔厲奮發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