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張先生撥打我們的熱線跟我們反映說,最近他接到自稱是銀行打來的電話,說可以給他提供貸款。張先生正好手頭緊,就按照電話那頭的要求,辦理了貸款。結果事后張先生發現,自己被坑了。到底發生了什么?咱們來了解一下!
支付寶上搜一下貸款信息
“50萬額度”已下來?
(資料圖片)
在位于杭州錢江新城的錢江國際時代廣場樓下,記者見到了投訴人張先生。他說今年9月底,他由于手頭緊,便在支付寶的搜索頁面上搜索貸款的相關信息。沒過多久,就有一個自稱是稠州銀行工作人員的人打來了電話,說貸款有50萬的額度審批下來了,叫他過去。
圖片
于是,按照對方給出的地址,張先生來到了錢江國際時代廣場3幢27樓。讓張先生覺得意外的是,這里并不是什么稠州銀行,而是一家名為華信直貸的公司。見張先生心存疑慮,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說他們跟銀行之間有合作,張先生就信了。張先生坦言,由于他本人在貸款方面根本就沒有什么經驗,所以在接下來辦理貸款的整個過程中,完全由對方主導。
10月初,通過這家華信直貸的一番操作,張先生終于拿到了總額為95.9萬的貸款,而華信直貸則向張先生收取了貸款總額15%的服務費,共計14.83萬。
不過,等張先生事后梳理相關的貸款手續時這才發現,這個抬頭為華信直貸的貸款服務合同,蓋的公章卻是杭州佳海融科技有限公司。而張先生貸出的95.9萬的貸款,其實是以張先生和他妻子兩個人的名義,向4家銀行申請的6筆小額貸款。
投訴人 張先生:這個是稠州銀行放了30萬,南京銀行放了15萬,江蘇銀行 15萬,江蘇銀行 5.9萬,稠州銀行 30萬,興業銀行 15萬。他是分別向不同的銀行借款的。我的名義他貸了15萬,但是以我老婆的名義貸了80多萬。中間的蓋章簽字我們簽的,中間的內容我們都沒看,然后他們都是自己操作,關于什么利息啊利率啊還有各種什么費用啊,他們都是后面才告訴我們。
一口氣貸了95萬
竟有14.8萬服務費?
同時張先生還從銀行這里了解到,不管是華信直貸,還是杭州佳海融科技有限公司,他們與銀行之間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合作關系,他們只不過利用了張先生不懂貸款相關業務的信息差,向他收取了14.83萬的手續費。
我們注意到,其實在所有的合同和手續當中,張先生和他的妻子都是按有手印,而且還有他們的簽名,所以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張先生現在提出維權,可能存在相當大的難度。不過,讓張先生覺得疑惑的是,為什么這個華信直貸能夠獲得他的個人信息,還可以用銀行的名義慫恿他辦理貸款。對此這家機構能夠給出什么回應呢?
張先生算了一下,他申請的4家銀行的貸款利息,大概每年14%,而華信直貸方面收取的服務費,高達貸款總額的15%,兩者相加,已經達到31%,超過了國家法定上限。
張先生了解到,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和服務費不應超過貸款總額的24%,但是再看自己的貸款,利率和服務費相加已經達到了31%,明顯不合理。
“直貸”機構拒絕退款:
沒有要求員工假冒銀行
陪同張先生一起,我們來到了錢江國際時代廣場3幢。通過大廈物業方的聯系之后,一位自稱是華信直貸負責人的工作人員下樓接待了張先生。
“華信直貸”負責人 姚先生:他自己在網上申請的,我們公司有投放廣告,這都合法合規的。個人信息都是從數據公司獲取的,他自己點擊那肯定是他自己授權的嘛,對不對。我沒有要求我的員工以銀行的名義打電話。
這位負責人解釋說,以銀行的名義給張先生撥打電話,是公司員工的個人行為,他并不知情。而張先生認為,這家機構不僅非法獲取他的個人信息,還假冒銀行工作人員騙取信任,在他申請貸款的過程中,又利用信息不對等,賺取了他15%的手續費。所以,他的訴求非常簡單,這家公司必須要退還全部的費用,共計14.83萬元。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已經就這個問題和張先生進行過多輪協商,最終在派出所的協調下,雙方簽署了一份和解協議,公司退還了8.5萬手續費,而張先生則承諾不再追究公司的相關責任。現在張先生又要公司退還剩余的6.33萬,公司也無法接受。
最后張先生表示,他還會就此事向公安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繼續進行舉報,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估計大家平時也接到過不少自稱銀行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或者以銀行名義發來的短信,說是你可以申請多少多少的貸款額度。如果你真的相信了的話,或許也會掉進類似的坑里。我們通過這件事,想提醒電視機前的各位,要申請貸款,應該通過正規途徑,最好是直接找銀行,千萬不要隨便相信網絡和電話。對此,我們也會持續進行關注!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