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昌市西湖區紅廟居委會的李老先生,今年是71歲,別看年齡大,但是支付寶、微信都玩得轉。最近,李先生對于這些數字產品產生一種恐懼了,為什么呢?他擔心支付寶里面的錢看不見摸不著,會在自己沒注意的時候,突然變少了。
李先生介紹,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擔心,是因為12月3號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支付寶賬戶里多出了一筆665元的保險支出。
“晚上在被窩里面翻支付寶,看到無緣無故被轉走了一筆錢,在11月18號中午。我就很疑惑,一晚都沒睡。”李先生說。
【資料圖】
李先生和老伴兩個人生活,突然冒出的這筆交易讓他很害怕。交易顯示的收款方是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沒有具體標明是哪款保險產品。他很擔心,如果是自動續費的話,有可能以后每個月都會多出一筆支出。
“我第二天就到銀行去,銀行客戶經理就跟我講,這不是銀行弄走的,這是支付寶里弄走的。當時我就打了110,桃花派出所的兩位民警就來了,他就看了一下,說這不可能是詐騙啊。”李先生說。
李先生也多次給支付寶客服撥打電話,不過沒有得到明確的回復。因此,他聯系了《都市現場》,希望得到幫助。
12月9號,記者來到李先生家,協助他再次聯系到了支付寶。
支付寶平臺客服回應稱,“經過核實,你這筆交易是在你常用的手機環境下,以人臉支付出去的,所以綜合判斷的話,被盜的可能性比較小。”
記者隨即又聯系了交易的收款方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在那里李先生找到了答案。
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熱線客服回應稱,“你問一下你女兒,今年是不是上了一個交強險。(李先生:對對,記起來了,是我女兒的買車保險。)”
李先生介紹,11月18號,他的女兒給自己發了一個車險的繳費界面,委托自己代為繳納,支付寶里的那筆交易就是那個時候產生的。
從最后的結果來看,71歲的李老先生是鬧了一個“烏龍”。可是在12月3號到記者上門的這一個星期當中,李先生所經歷的恐慌和內心折磨卻是真實的。當他發現錢不見了的時候,他聯系過支付寶,找過銀行、打過110報警,而且還聯系了媒體,因為自己不太懂數字時代的處理方式,李先生沒有辦法像年輕人那樣快速找到問題的來源,而這樣的問題也會加大老人對于數字產品的恐慌。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從數據來看,截止2020年初,60歲及以上的老人在人口當中的占比超過了18%,但是在網民當中,60歲及以上的用戶只占到6.7%,有一億多的老人沒能搭乘數字化的快車。
在這個支付靠網絡,購物靠掃碼,甚至政務服務都能在網上辦理的時代,很多老人不僅享受不到那些便利,甚至因為數字時代的到來而產生了很多的無力感。對于老年人產生的數字鴻溝,2020年國家曾專門下文一起解決相關的問題,這其中就提到了,讓老年大學、社區教育機構等組織開展對老人的智能技術教育,老年人遇到的數字化問題有地方可以求助,才能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的安定,我們也希望這些舉措的落地能夠更快一些。
關鍵詞: 華泰保險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