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龍旗科技”)遞交招股書,擬沖刺滬市主板,保薦人(主承銷商)為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保薦代表人為張信、劉駿。
龍旗科技系從事智能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綜合服務的科技企業,屬于智能產品ODM行業,形成了涵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AIoT產品的智能產品布局。
公司控股股東為昆山龍旗,實際控制人為杜軍紅。
(相關資料圖)
杜軍紅系昆山龍旗執行事務合伙人上海芯禾的實際控制人并直接持有昆山龍旗52.95%的財產份額,同時系昆山龍飛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并持有昆山龍飛99%的財產份額,因此通過控制昆山龍旗和昆山龍飛控制龍旗科技34.97%的股份。
此外,杜軍紅與葛振綱于2021年11月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協議約定葛振綱在行使龍旗科技直接股東權利和間接股東權利(包括董事權利)時始終和杜軍紅保持一致的意思表示,采取一致行動;葛振綱直接持有公司5.29%的股份,同時系昆山旗云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并持有昆山旗云45.08%的財產份額,因此,葛振綱及昆山旗云為實際控制人杜軍紅的一致行動人。
綜上,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杜軍紅通過控制昆山龍旗和昆山龍飛及《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龍旗科技44.20%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公司擬募集資金180,000.00萬元,分別用于惠州智能硬件制造項目、南昌智能硬件制造中心改擴建項目、上海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
2019年至2022年1-6月,龍旗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97,394.46萬元、1,642,099.15萬元、2,459,581.75萬元、1,528,290.12萬元,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761.67萬元、29,770.23萬元、54,702.51萬元、24,739.85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8,420.91萬元、90,723.73萬元、126,217.42萬元、69,919.86萬元。
2019年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255,727.01萬元、666,731.80萬元、674,362.31萬元和707,505.16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38.70%、59.64%、53.52%和51.62%。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77,552.87萬元、184,616.64萬元、183,429.68萬元和149,693.17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1.74%、16.51%、14.56%和10.92%。
報告期各期末,龍旗科技資產總額分別為811,563.22萬元、1,297,684.60萬元、1,488,595.02萬元、1,638,730.89萬元,負債總額分別為707,477.30萬元、1,147,808.85萬元、1,193,917.32萬元、1,330,618.42萬元。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7.17%、88.45%、80.20%和81.20%,流動比率分別為1.13、1.05、1.07和1.05,速動比率分別為1.00、0.88、0.91和0.93。
據時代周報報道,公司高負債率下仍頻分紅。招股書顯示,龍旗科技在2021年與2022年先后進行過3次分紅,金額分別為1億元、1.62億元與2.93億元,合計5.55億元。從股權結構來看,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前十大股東占總股本比例超過75.09%,其中杜軍紅通過控制昆山龍旗和昆山龍飛控制龍旗科技34.97%的股份。換言之,分紅中獲利最多的就是大股東。
據浙江新聞報道,龍旗科技曾是2018年首家上會被否公司。2018年1月被當時的創業板發審委第一家當堂否決的公司龍旗科技,選擇在2023年開年的時候從原地爬起來,再闖資本市場。在2018年龍旗科技被否的相關發審委結果公告里,就提到了小米在成為公司關聯方后與公司的關聯交易逐年增長,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是否符合小米公司出具的“本公司及本公司控制的其他企業將盡量避免、減少與股份公司之間產生不必要的交易事項”的承諾。
據藍鯨財經報道,公司與小米關聯交易貢獻過半營收。和其他“小米系”的企業一樣,龍旗科技也由小米旗下基金進行投資入股,同時公司業務高對依賴小米及其關聯方。本次IPO發行前,小米旗下天津金米以9.13%的持股比例,為龍旗科技第三大股東。目前龍旗科技的業務對小米的依賴程度卻是不降反升,報告期內,龍旗科技向小米的關聯銷售合計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12.52%、41.96%、57.66%和49.2%。
業績逐年上升
2019年至2022年1-6月,龍旗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97,394.46萬元、1,642,099.15萬元、2,459,581.75萬元、1,528,290.12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89,829.11萬元、1,628,206.86萬元、2,433,782.59萬元、1,504,070.41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分別為9,813.34萬元、29,881.88萬元、54,784.14萬元、24,761.04萬元,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761.67萬元、29,770.23萬元、54,702.51萬元、24,739.85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680.56萬元、11,650.78萬元、36,615.66萬元、20,356.75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8,420.91萬元、90,723.73萬元、126,217.42萬元、69,919.86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352,190.18萬元、1,532,998.81萬元、2,991,380.77萬元、1,828,154.87萬元。
龍旗科技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7,148.7625萬股(本次發行不涉及老股東公開發售其所持的公司股份),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不超過15%。公司擬募集資金180,000.00萬元,分別用于惠州智能硬件制造項目、南昌智能硬件制造中心改擴建項目、上海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
2022年上半年末應收賬款70.8億元存貨15億元
龍旗科技營業收入增長較快,導致公司報告期內應收賬款余額增長較快。
2019年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255,727.01萬元、666,731.80萬元、674,362.31萬元和707,505.16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38.70%、59.64%、53.52%和51.62%。
較高的應收賬款余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限制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此外,若應收賬款對象自身的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可能導致公司發生壞賬損失,進而影響公司的利潤水平。
公司近年來業務規模發展迅速,期末存貨余額較大。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77,552.87萬元、184,616.64萬元、183,429.68萬元和149,693.17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1.74%、16.51%、14.56%和10.92%。
公司通常根據客戶訂單或預測滾動安排生產,并根據生產計劃準備原材料;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正常開展,公司對于生產制造過程中的主要原材料和關鍵元器件往往還會保持一定量的安全庫存。倘若公司不能有效地實施庫存管理,導致存貨擠壓受損,或者存貨價值出現大幅下降,公司將面臨一定的存貨跌價風險,進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2022年上半年末資產負債率81.20%
2019年至2022年6月30日,龍旗科技資產總額分別為811,563.22萬元、1,297,684.60萬元、1,488,595.02萬元、1,638,730.89萬元,負債總額分別為707,477.30萬元、1,147,808.85萬元、1,193,917.32萬元、1,330,618.42萬元。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7.17%、88.45%、80.20%和81.20%,流動比率分別為1.13、1.05、1.07和1.05,速動比率分別為1.00、0.88、0.91和0.93。
報告期各期末,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62.43%、59.52%、60.51%、56.39%,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為1.23、1.33、1.27、1.28,速動比率均值分別為0.95、0.99、0.92、0.86。
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受限于融資渠道單一,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相對較低。如果未來因市場環境的變化導致公司的貨款未能及時收回,或供應商對公司的信用政策發生不利變化,公司短期支付能力將面臨較大壓力,存在一定的償債及流動性風險。
時代周報:高負債率下仍頻分紅
據時代周報報道,招股書顯示,龍旗科技在2021年與2022年先后進行過3次分紅,金額分別為1億元、1.62億元與2.93億元,合計5.55億元。
從股權結構來看,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前十大股東占總股本比例超過75.09%,其中杜軍紅通過控制昆山龍旗和昆山龍飛控制龍旗科技34.97%的股份。換言之,分紅中獲利最多的就是大股東。
分紅背后,龍旗科技的資金壓力其實并不小。
有市場觀察人士提出,手機供應鏈特有的付款周期,使得其體量越大,資金壓力越重,高存貨、高應收賬款的風險也越大,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做支撐,如同“大象在鋼絲繩上跳舞”。
根據招股書,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龍旗科技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7.17%、88.45%、80.20%和81.20%,負債率情況明顯高于同行業中華勤技術、聞泰科技、工業富聯、立訊精密、歌爾股份5家公司。
浙江新聞:曾是2018年首家上會被否公司
據浙江新聞報道,2018年1月被當時的創業板發審委第一家當堂否決的公司龍旗科技,選擇在2023年開年的時候從原地爬起來,再闖資本市場。
龍旗科技的實控人杜軍紅,進入小米“朋友圈”的時間已經很久了。
2014年,小米旗下的天津金米與順為資本入股龍旗科技,持股20%,緊接著龍旗科技就在次年也就是2015年向創業板發起了首次沖擊。與此同時,杜軍紅和小米系“一起玩”的項目還有創米數聯與素士科技,這兩家公司剛剛在2022年從創業板IPO隊列中主動撤退,創米數聯更是曾經作為龍旗科技的子公司一同被“打包”進了龍旗科技2015年與2017年的招股書。
除了一起做投資之外,與石頭科技、趣睡科技(301336)、九號公司等“小米系”企業一樣,龍旗科技的大客戶名單里同樣有小米,占比還不低。在2018年龍旗科技被否的相關發審委結果公告里,就提到了小米在成為公司關聯方后與公司的關聯交易逐年增長,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是否符合小米公司出具的“本公司及本公司控制的其他企業將盡量避免、減少與股份公司之間產生不必要的交易事項”的承諾。
在本次申報的報告期內,也就是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小米同樣一直位居龍旗科技前五大客戶之列,銷售額、占比有增無減。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龍旗科技分別實現對小米及其關聯方的銷售收入12.49億元、68.91億元、141.83億元與75.20億元,占同期營收比重分別為12.52%、41.96%、57.66%與49.20%。而從此前的“小米系”企業上市前經歷的問詢來看,“是否對小米集團存在嚴重依賴”都是監管反復問詢的重點。
藍鯨財經:與小米關聯交易貢獻過半營收
據藍鯨財經報道,和其他“小米系”的企業一樣,龍旗科技也由小米旗下基金進行投資入股,同時公司業務高對依賴小米及其關聯方。本次IPO發行前,小米旗下天津金米以9.13%的持股比例,為龍旗科技第三大股東。
此外,由于下游電子產品品牌的高集中度,報告期各期,龍旗科技向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分別達到88.2%、93.65%、89.4%和91.35%。2019年公司第一大客戶聯想及其關聯方占比約為40.7%,2020年后龍旗科技抱緊小米大腿,共同打造出“爆款”Redmi9A/9C后,小米及其關聯方開始成為公司最主要的客戶。
事實上,在此前創業板IPO時,深交所就關注過龍旗科技對小米的依賴,要求說明相關交易定價的公允性,以及公司關聯方或其他利益相關方是否存在由公司代為承擔成本、支付費用的情形等。
但目前龍旗科技的業務對小米的依賴程度卻是不降反升,報告期內,龍旗科技向小米的關聯銷售合計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12.52%、41.96%、57.66%和49.2%。
而作為代工廠,龍旗科技的毛利率并不高,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41%、8.24%、7.55%和7.06%,這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在面對大客戶小米時,公司各期毛利率進一步下降至7.38%、8.24%、7.1%和6.18%。
隨著收入規模的擴大,龍旗科技應收賬款余額也快速增長。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約為25.57億元、66.67億元、67.44億元和70.75億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38.7%、59.64%、53.52%和51.62%。
其中,小米及其關聯方的占比最高,2022年6月末時,龍旗科技62.04%的應收賬款都來自小米及其關聯方。
因此,最終龍旗科技在報告期各期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68次、3.56次、3.66次和2.21次,招股書中列出同行業可比的華勤技術、聞泰科技、工業富聯、歌爾股份、立訊精密應收賬款周轉率則分別為5.13次、6.71次、5.06次、7.16次和6.77次,龍旗科技大約只有其一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