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6日,鄉村基快餐連鎖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鄉村基”)再次遞表港交所,聯席保薦人為招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及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據了解,鄉村基此次是繼2022年1月、7月兩次遞表港交所均失效后的第三次遞表。
招股書顯示,鄉村基是高速發展的中國餐飲行業中一家中式快餐集團,致力于以快捷而周到的服務為顧客提供優質、多樣化和親民實惠的美食。該公司主要運營兩個各具特色的品牌:鄉村基及大米先生。
緊隨發行完成后,李紅(張興強配偶、創辦人、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及張興強(李紅配偶、共同創辦人、執行董事)各自將透過彼等于公司的直接股權及于CreditSuisseTrustLimited、Seletar、Serangoon、CarolinaBlue及豪誠的權益于891,547,840股股份中擁有權益。李紅、張興強、CreditSuisseTrustLimited、Seletar、Serangoon、CarolinaBlue及豪誠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鄉村基擬將募集資金分別用于下列用途:將于2023年至2025年用于擴張公司的餐廳網絡、深化市場滲透率并按需要翻新公司的現有餐廳;將于2023年至2025年用于加強供應鏈能力,以支持公司擴張;將于2023年至2024年用于加強技術能力,以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及將用作一般企業用途。
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3,257.3百萬元、人民幣3,161.0百萬元、人民幣4,618.3百萬元及人民幣4,706.5百萬元;期內利潤分別為82.7百萬元、-2.4百萬元、109.4百萬元、30.8百萬元。
報告期內,鄉村基凈利潤率波動下降,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分別為2.5%、-0.1%、2.4%、0.7%。
于往績記錄期間,鄉村基絕大部分的收入源于餐廳經營,包括餐廳業務和外賣業務。其中,餐廳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73.6%、63.6%、66.5%、63.4%,外賣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6.0%、36.0%、33.4%、36.5%。
按品牌劃分,公司餐廳經營所得收入包括鄉村基和大米先生。其中,來自鄉村基的收入占餐廳經營所得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3.7%、62.9%、51.8%、46.8%,來自大米先生的收入占餐廳經營所得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6.3%、37.1%、48.2%、53.2%。
招股書顯示,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分別開設125家、113家、122家及50家鄉村基餐廳,以及127家、109家、179家及97家大米先生餐廳。同期,公司分別關閉了26家、52家、77家及74家鄉村基餐廳以及17家、48家、44家及68家大米先生餐廳。
因此,公司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別凈增加99家、61家及45家鄉村基餐廳及于2022年凈減少24家鄉村基餐廳。同期,公司凈增加110家、61家、135家及29家大米先生餐廳。
于往績記錄期間,主要由于公司采取“小型餐廳策略”,鄉村基的單店日均銷售額呈下跌趨勢,自2019年的人民幣13,711元減少至2020年的人民幣11,873元,并進一步減少至2021年及2022年的人民幣11,577元及人民幣11,296元。同時,鄉村基的單店日均下單數量由2019年的515單下跌至2020年的463單,并進一步下跌至2021年及2022年的457單及451單。
大米先生的單店日均銷售額由2019年的人民幣10,207元輕微下跌至2020年的人民幣9,882元,并于2021年回升至人民幣12,461元,于2022年為人民幣12,722元。大米先生的單店日均下單數量于2019年及2020年維持穩定,及于2021年增至568單,于2022年為561單。
報告期內,該公司的客單價"原地踏步"。其中,鄉村基的每單平均消費額于往績記錄期間下跌,分別為26.6元、25.6元、25.3元、25.0元;大米先生的每單平均消費額于往績記錄期間維持在人民幣21.5元至人民幣22.7元的窄幅內。
據財聯社報道,從門店數量對比不難看出,作為新品牌的大米先生已成為公司的營業支柱。
三次遞表港交所
招股書顯示,鄉村基是高速發展的中國餐飲行業中一家中式快餐集團,致力于以快捷而周到的服務為顧客提供優質、多樣化和親民實惠的美食。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致力為顧客提供“極致性價比”的質量美食。公司每天選用優質食材,用心為顧客現炒現制美食。同時,公司努力保持親民實惠的價格,使公司的菜肴成為大眾的日常之選。該公司主要運營兩個各具特色的品牌:鄉村基及大米先生。
緊隨發行完成后,李紅(張興強配偶、創辦人、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及張興強(李紅配偶、共同創辦人、執行董事)各自將透過彼等于公司的直接股權及于CreditSuisseTrustLimited、Seletar、Serangoon、CarolinaBlue及豪誠的權益于891,547,840股股份中擁有權益。李紅、張興強、CreditSuisseTrustLimited、Seletar、Serangoon、CarolinaBlue及豪誠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鄉村基擬將募集資金分別用于下列用途:將于2023年至2025年用于擴張公司的餐廳網絡、深化市場滲透率并按需要翻新公司的現有餐廳;將于2023年至2025年用于加強供應鏈能力,以支持公司擴張;將于2023年至2024年用于加強技術能力,以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及將用作一般企業用途。
招股書顯示,于2007年8月,開曼鄉村基注冊成立為集團當時的離岸控股公司。開曼鄉村基隨后于2010年9月在紐交所上市,其后于2016年4月根據私有化行動退市。
據了解,鄉村基此次是繼2022年1月、7月兩次遞表港交所均失效后的第三次遞表。4月6日,鄉村基再次遞表港交所,聯席保薦人為招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及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
于往績記錄期間,公司并無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
2022年凈利潤率降至0.7%
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3,257.3百萬元、人民幣3,161.0百萬元、人民幣4,618.3百萬元及人民幣4,706.5百萬元;期內利潤分別為82.7百萬元、-2.4百萬元、109.4百萬元、30.8百萬元。
同期,鄉村基凈利潤率分別為2.5%、-0.1%、2.4%、0.7%。
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鄉村基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分別為5.11億元、5.57億元、7.67億元、5.53億元。
于往績記錄期間,鄉村基絕大部分的收入源于餐廳經營,包括餐廳業務和外賣業務。其中,餐廳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73.6%、63.6%、66.5%、63.4%,外賣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6.0%、36.0%、33.4%、36.5%。
近四年客單價“原地踏步”
按品牌劃分,公司餐廳經營所得收入包括鄉村基和大米先生。其中,來自鄉村基的收入占餐廳經營所得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3.7%、62.9%、51.8%、46.8%,來自大米先生的收入占餐廳經營所得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6.3%、37.1%、48.2%、53.2%。
招股書顯示,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分別開設125家、113家、122家及50家鄉村基餐廳,以及127家、109家、179家及97家大米先生餐廳。同期,公司分別關閉了26家、52家、77家及74家鄉村基餐廳以及17家、48家、44家及68家大米先生餐廳。
因此,公司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別凈增加99家、61家及45家鄉村基餐廳及于2022年凈減少24家鄉村基餐廳。同期,公司凈增加110家、61家、135家及29家大米先生餐廳。
于往績記錄期間,主要由于公司采取“小型餐廳策略”,鄉村基的單店日均銷售額呈下跌趨勢,自2019年的人民幣13,711元減少至2020年的人民幣11,873元,并進一步減少至2021年及2022年的人民幣11,577元及人民幣11,296元。
同時,鄉村基的單店日均下單數量由2019年的515單下跌至2020年的463單,并進一步下跌至2021年及2022年的457單及451單。鄉村基的每單平均消費額也于往績記錄期間下跌,分別為26.6元、25.6元、25.3元、25.0元。
大米先生的單店日均銷售額由2019年的人民幣10,207元輕微下跌至2020年的人民幣9,882元,并于2021年回升至人民幣12,461元,于2022年為人民幣12,722元。
大米先生的單店日均下單數量于2019年及2020年維持穩定,及于2021年增至568單,于2022年為561單。大米先生的每單平均消費額于往績記錄期間維持在人民幣21.5元至人民幣22.7元的窄幅內。
投資者網:盈利能力上遜于對手
據投資者網,鄉村基明明門店規模與營業收入都是首位,卻在盈利能力上遜于對手,這或許意味著,目前鄉村基仍有些“虛胖”。
鄉村基采用的全直營模式,這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的成本負擔,卻并不是拉低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實原因。老娘舅和老鄉雞雖然都有各自的加盟門店,但占比很小。2021年末,老娘舅有364家直營門店和24家加盟門店,而老鄉雞則有997家直營門店和102家加盟門店。
可以看出,2位同行的加盟門店占比分別為9%、6%左右。且在對比鄉村基和老鄉雞的成本結構時,《投資者網》發現,二者的最主要成本來自原材料和員工成本,兩項之和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均為6-7成。鄉村基的模式雖然與老鄉雞有些許不同,但這并未導致二者的成本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鄉村基盈利能力弱于同行的真正原因,一是主品牌鄉村基較低的翻臺率,二是2個品牌較低的客單價共同造成的。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旗下鄉村基餐廳的翻座率為2.8、2.2、2.7、2.7,大米先生餐廳的翻座率為3.3、3.4、4.3、4.0。而2019-2021年,老鄉雞的翻臺率分別為4.85、4.24和4.29。
在連鎖餐飲行業,翻臺率達到2-3屬于平均水平,2022年的海底撈、太二酸菜魚就處在這一梯隊。從這一點看,鄉村基旗下2個品牌的表現要算中上。奈何他們的對手是老鄉雞,相比之下鄉村基餐廳的表現就有些拖后腿了。
再看客單價,鄉村基的兩個品牌在客單價上的表現也遜于老鄉雞。報告期內,鄉村基的客單價約為25-26元,大米先生則為21-22元,而老鄉雞在2019-2021年期間的客單價則在29-30元左右。
最后看單店日均銷售額,報告期內,鄉村基的單店日均銷售額從1.37萬元跌至1.13萬元,大米先生的單店日均銷售卻從1.02萬元增至1.27萬元。而結合門店數量和營收規模粗略計算后,得出老鄉雞的單店日均銷售額僅為約1萬元。
雖然老鄉雞有時會面臨“老鄉吃不起老鄉雞”的吐槽,但翻座率和相似體量下更高的利潤已經能證明:這個價位確實能賺更多的錢。比起老鄉雞,鄉村基還需要更強的盈利能力來充實自己的體量。
北京商報:大米先生成為新“頂梁柱”
據北京商報,眾所周知,大米先生是在鄉村基公司創辦鄉村基品牌后創立的,雖然兩個品牌之間相差15歲左右,但如今大米先生在門店規模與營收方面逐漸趕超了鄉村基。而鄉村基公司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兩個品牌之間的天平逐漸開始向大米先生傾斜。
記者注意到,鄉村基和大米先生不斷向外擴張的同時,后者成為了公司的支柱品牌。門店規模方面,大米先生的門店規模已經趕超鄉村基。具體來看,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鄉村基門店從370家增加至551家,而大米先生從268家增加到603家,后者門店數量增加了一倍之多。不僅如此,據鄉村基公司透露,2019-2020年期間,鄉村基和大米先生的門店均一直在增加,但2022年鄉村基門店減少了24家,大米先生增加了29家。
不僅是品牌規模,大米先生的營收在2021年超過了鄉村基。數據顯示,2019-2022年鄉村基經營收入分別為20.66億元、19.8億元、23.87億元、21.98億元,占比分別為63.7%、62.9%、51.8%和46.8%,大米先生同期收入分別為11.78億元、11.68億元、22.25億元、25.03億元,占比分別為36.3%、37.1%、48.2%、53.2%。鄉村基公司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大米先生業務表現有所改善與引入稱菜模式和采取“小型餐廳策略”等多項因素有關,日益成熟的大米先生餐廳有助于其收入增加。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大米先生毛利率相對高于鄉村基原有產品線,外加相關領域鮮有強勢頭部品牌擠壓,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使得該品牌逐漸成為鄉村基公司的主力門店。從目前來看,大米先生的快速發展的確有助于提升鄉村基公司的盈利能力。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指出,大米先生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更高,外加其產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所以才逐漸成為鄉村基公司的主力。
財聯社:“副業”做成主業經營壓力不減
據財聯社,在本輪業績披露中,鄉村基在疫情壓力較大的2022年依舊保持了營收和整體門店數的增長。
具體而言,2019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為34.57億元、31.61億元、45.18億元和47.06億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旗下累計擁有1154家門店,其中鄉村基門店551家、大米先生門店603家。
但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也十分明顯,2019年至2022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8270.2萬元、-242.4萬元、1.04億元和3083.8萬元;經調整后凈利潤為8270.2萬元、1193.3萬元、1.82億元和7345.4萬元。公司2022年凈利潤率僅0.7%,調整后凈利潤率也僅為1.6%。
鄉村基在招股書中表示,近些年凈利潤的多次下滑,主要系疫情導致的客流量下跌、餐廳營業暫停和營業時間縮短,僅靠占比約36%的外賣業務無法支撐全部門店效益。
從門店數量對比不難看出,作為新品牌的大米先生已成為公司的營業支柱。另有門店數據顯示,大米先生2022年凈增門店29家,而鄉村基門店則凈減少24家。
門店增速的差異顯示了兩大品牌的定位差異,鄉村基創立于1996年,主打川菜,同時也包括各類蓋澆飯、炒菜乃至牛排、小吃等品類,定位“中餐小餐廳”;大米先生創立于2011年,菜品包括湘菜、粵菜以及江浙菜系,采用食堂式的小碗菜模式,主要面向生活節奏快的城市白領上班族。
不同的品牌門店定位帶來了不同的營收表現,2022年大米先生客單價為22.7元,較鄉村基低2元左右,但其門店翻臺率卻比鄉村基高近50%。
因此,2019年以來大米先生得到快速擴張。不僅在湖北、四川、廣東等發達省市快速增加門店,其營收占比也從2019年的36.3%上升至2022年的53.2%。尤其在上海市內,大米先生在近三年間,頂著疫情壓力從0起步,已累計開店127家。
鄉村基發展速度較慢,門店仍然高度集中在川渝地區,占品牌門店數的91.47%。受2022年地區疫情形勢變化影響,門店“扎堆”的鄉村基2020年至2022年間暫停營業長達一個月左右的門店數量較多,大米先生門店相對分散,關店持續時間大都在半個月以內。
需要關注的是,大米先生的快速擴張也伴隨著不少食品安全問題。2022年,大米先生多次被不同地區市監局檢測出農藥殘留、大腸桿菌污染等問題。而來自消費者的投訴和輿論危機也為該品牌蒙上食品安全的陰影。
新京報:頻現食安問題受關注
據新京報,雖然鄉村基和大米先生近年來在門店數量、利潤等方面一路狂飆,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其在食品安全等方面頻頻出現的問題。2022年7月,大米先生武漢海林廣場店的豇豆,被檢出“氧樂果、水胺硫磷”農藥殘留項目不合格。2022年8月,大米先生上海普陀區長壽路店的餐具上被檢出“大腸菌群”,上海鄉村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靜安區恒豐路店經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被沒收違法所得520元,并罰款5萬元。
2022年9月,上海鄉村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靜安區滬太路店因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萬元。2022年11月,上海鄉村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對產生的餐廚垃圾自行單獨收集被上海市黃浦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罰款1000元,該公司同時還因未辦理餐廚垃圾申報手續(經營性)被上海市黃浦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罰款200元。
2022年11月,“男子質疑大米先生賣淋巴肉被威脅”登上微博熱搜。視頻顯示,一男子在湖北黃石的一家大米先生的外賣中疑似吃出淋巴肉,因此投訴商家,而后商家聯系他表示“不要動了餐飲的奶酪”,“如果你要跟我們深究道理,我會動用公司以及動用法律。如果檢出來沒問題你必須向我們道歉,向我們品牌企業道歉,有問題我們一律承擔。”此事引起較大關注,據當時的媒體公開報道,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成立了工作專班對該店食品安全情況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后續將根據檢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新浪港股:紅杉重金豪賭,三個兒子誰接班?
據新浪港股,1996年鄉村基成立,2007年將餐廳擴展至四川成都,隨后便急于上市,2007年9月26日引入海納亞洲、紅杉資本,各自認購650萬美元,9月28日上市,發行價16.5美元/ADS,但此后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在2015年8月公司選擇退市,彼時價格只有4.4美元,較高點已經重挫73%。
2016年4月21日鄉村基退市,退市前市值1.4億美元,已不足10億人民幣。對于退市,鄉村基表示,集團于2011年錄得凈虧損,而于2012年至2015年期間則錄得凈利潤下跌,上市期間表現不理想,交易量低,未能體現公司價值。鄉村基表示,私有化將使集團管理層能夠更好地專注于實施我們的業務戰略及改善公司財務表現,同時繼續擴展餐廳網絡。
時隔6年后公司再度沖刺港交所,但2022年兩次闖關均已失敗告終,在2023年4月6日,鄉村基三度闖關,本次能否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根據公司股權架構,私有化后海納亞洲持股16.13%,2016年和2021年公司進行了股份拆細,2021年12月公司向GiantStrength配發及發行共6685.64萬股。
2020年,紅杉資本再度投資兩筆,一筆耗資3億,一筆認購9400萬,成本59.83元,投后估值50億,截至目前尚沒有禁售安排。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董事長李紅、執行董事張興強合計持股53.35%,為實控人,非執行董事彭志云控制的天成持股20.42%,海納亞洲持股14.36%,紅杉資本持股7.88%,而且還委派一名董事。
根據公司招股書,鄉村基同樣是一家家族色彩濃厚的企業,創始人李紅與張興強夫婦是一對半路夫妻,二人在共同組建家庭之前各育有一子。其中,李紅的兒子徐龍翔(28歲)擔任執行董事,同時負責公司的產品質量與安全;張興強的親生兒子張琨維(30歲)擔任非執行董事;此外,李紅和張興強的親身兒子ZhangJinhao也成為公司信托受益人。如此不同尋常的家族關系,市場紛紛猜測:三個兒子,誰最有希望接班?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