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4日,知行汽車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知行科技”)遞表港交所,聯席保薦人為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及建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資料圖】
招股書顯示,知行科技是中國領先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自動駕駛域控制器。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知行科技的創始人、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宋陽直接或間接(透過藍馳平臺、紫馳平臺、紅馳平臺及綠馳平臺)有權行使公司約39.9%已發行股本所附帶的表決權。發行完成后,公司將再無控股股東(定義見上市規則),而宋陽、藍馳平臺、紫馳平臺、紅馳平臺及綠馳平臺將共同構成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集團。
知行科技擬將募集資金分別用于下列用途:用作加強公司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的研發;用作有關公司研發總部、制造工廠及新生產線的資本開支;用作擴大公司的銷售及服務網絡;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2020年、2021年、2022年,知行科技收入分別為人民幣47.7百萬元、人民幣178.3百萬元、人民幣1,325.9百萬元;年內虧損分別為人民幣53.8百萬元、人民幣464.2百萬元及人民幣324.4百萬元。經計算,知行科技三年累計虧損8.60億元。
于整個往績記錄期,公司錄得經營現金流出凈額。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出凈額分別為人民幣23.8百萬元、人民幣62.9百萬元及人民幣65.6百萬元。
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0.1%、20.6%及8.3%。知行科技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20.6%減少至2022年的8.3%。公司表示,該減少主要是由于自2021年10月開始量產SuperVision后,公司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解決方案的銷售占收入的比例有所上升,與其他業務分部相比,其毛利率較低。
據投資者網,2021年、2022年,吉利集團是知行科技的最大客戶,分別為知行科技貢獻收入0.95億元、12.78億元,分別在知行科技總收入中占比為53%、96.4%。吉利集團在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方面的訂單,知行科技也在遭遇同行競爭對手的爭奪。德賽西威2022年年報披露,2022年,德賽西威突破極氪等新客戶,并獲得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等眾多主流車企的項目訂單。德賽西威尚未披露具體來自于吉利集團的銷售收入,不過,作為知行科技的競爭對手企業,德賽西威的市占率高于知行科技,如今又開始“搶奪”知行科技第一大客戶吉利集團的項目訂單,這或許也將對知行科技業績增長的穩定性帶來挑戰。
遞表港交所
招股書顯示,知行科技是中國領先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是L2級至L5級自動駕駛的任務關鍵組件,作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大腦,融合并處理來自汽車傳感器的數據,以作出自動駕駛決策并觸發車輛中的執行器。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知行科技的創始人、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宋陽直接或間接(透過藍馳平臺、紫馳平臺、紅馳平臺及綠馳平臺)有權行使公司約39.9%已發行股本所附帶的表決權。發行完成后,公司將再無控股股東(定義見上市規則),而宋陽、藍馳平臺、紫馳平臺、紅馳平臺及綠馳平臺將共同構成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集團。
知行科技擬將募集資金分別用于下列用途:用作加強公司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的研發;用作有關公司研發總部、制造工廠及新生產線的資本開支;用作擴大公司的銷售及服務網絡;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于往績記錄期,公司并無宣派或派付任何股息。公司目前預期將保留所有未來盈利,以用于公司業務的運營及擴展,且預期在可預見將來不會派付任何現金股息。
三年累計虧損8.6億元
2020年、2021年、2022年,知行科技收入分別為人民幣47.7百萬元、人民幣178.3百萬元、人民幣1,325.9百萬元;年內虧損分別為人民幣53.8百萬元、人民幣464.2百萬元及人民幣324.4百萬元。經計算,知行科技三年累計虧損8.60億元。
知行科技做出風險提示稱,公司是一家處于早期階段的公司,過去出現過虧損,公司預期于可預見未來將產生重大開支及持續虧損。公司過往的財務及經營業績未必反映公司的日后表現。
于整個往績記錄期,公司錄得經營現金流出凈額。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出凈額分別為人民幣23.8百萬元、人民幣62.9百萬元及人民幣65.6百萬元。知行科技表示,倘公司未能及時收回貿易應收款項,則公司自經營活動產生正現金流量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招股書顯示,于往績記錄期,知行科技的收入大部分來自向OEM銷售公司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知行科技借助在產品設計及開發、算法及功能開發、系統集成及制造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為OEM開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知行科技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包括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及iFC產品,可以安裝在新能源汽車(NEV)及燃油車(ICE)上,并能夠實現全面自動駕駛功能。
2021年、2022年,知行科技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的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為48.3%、94.5%。
2022年毛利率降至8.3%
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0.1%、20.6%及8.3%。知行科技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20.6%減少至2022年的8.3%。公司表示,該減少主要是由于自2021年10月開始量產SuperVision后,公司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解決方案的銷售占收入的比例有所上升,與其他業務分部相比,其毛利率較低。
于2021年及2022年銷售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解決方案的毛利率分別為5.3%及7.4%。毛利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于2021年10月量產SuperVision后逐步實現了更強大的規模經濟效應及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提升。
智能前置攝像頭的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于2020年及2021年分別為48.1%及52.0%,而于2022年下降至15.5%。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于2021年8月量產iFC2.0(毛利率相對較高)前銷售樣品產生了很大一部分收入。
自動駕駛相關研發服務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8.4%上升至2021年的68.5%,并于2022年下降至34.9%。該等變動主要是由于公司的毛利率因不同的研發項目而有所不同,及公司于2021年從一個與開發先進自動駕駛算法有關的研發項目(毛利率相對較高)中獲得很大一部分收入。
PCBA產品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21.2%下降至2021年的14.8%,并于2022年進一步下降至11.4%。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戰略性地調整向PCBA產品主要客戶交付的PCBA產品的價格所致。
投資者網:貢獻96%營收的大客戶吉利被“搶食”
據投資者網,知行科技對大客戶、第三方供應商,均存在高度的依賴。
在供應商方面,2020年至2022年,知行科技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總額分別占其總采購額的53.4%、78.9%及96.0%,而知行科技向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其總采購額的23.2%、54.6%及69.2%。
2021年、2022年,Mobileye是知行科技的最大供應商。招股書顯示,知行科技與Mobileye合作核證及商業化SuperVision。2020年至2022年,知行科技對Mobileye的采購額分別為570萬元、7840萬元和9.22億元,分別占其總采購額的13.6%、54.6%和69.2%。
在大客戶方面,2020年至2022年,知行科技來自前五大客戶所得收入合計分別占其總收入的84.2%、92.1%和99.4%,而自最大客戶所得收入則分別占其總收入的63.0%、53.0%和96.4%。
2021年、2022年,吉利集團是知行科技的最大客戶,分別為知行科技貢獻收入0.95億元、12.78億元,分別在知行科技總收入中占比為53%、96.4%。招股書顯示,知行科技2020年10月與吉利集團初步合作,成為吉利集團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尤其是其極氪系列)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吉利集團披露,極氪汽車2022年累計交付量為7.19萬輛,2023年銷量目標14萬輛。
目前,吉利集團在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方面的訂單,知行科技也在遭遇同行競爭對手的爭奪。在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行業賽道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2年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銷售收入計,知行科技是中國第二大第三方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場份額為26.2%;而招股書披露的行業排名第一的公司A,市場份額44.6%。
招股書顯示,公司A專注于為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及網聯服務,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汽車電子供應商。公司A成立于1986年,并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由上述信息推斷,符合描述的公司A,與德賽西威相匹配。
德賽西威2022年年報披露,2022年,德賽西威突破極氪等新客戶,并獲得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等眾多主流車企的項目訂單。高算力智能駕駛域控制器、大屏座艙產品和高性能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的訂單量快速提升。
德賽西威尚未披露具體來自于吉利集團的銷售收入,不過,作為知行科技的競爭對手企業,德賽西威的市占率高于知行科技,如今又開始“搶奪”知行科技第一大客戶吉利集團的項目訂單,這或許也將對知行科技業績增長的穩定性帶來挑戰。
經濟觀察網:芯片依賴Mobileye
據經濟觀察網,根據招股書,知行科技毛利率2021年尚有20.6%,2022年只剩8.3%。對于毛利率的大幅下降,知行科技歸結于毛利率最低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解決方案收入占比快速提升,由2021年的48.2%增長至94.3%。
實際上,最近兩年知行科技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解決方案毛利率呈現增長態勢,2021年為5.3%,2022年為7.4%。知行科技在招股書中稱,毛利率上升主要是由于SuperVision于2021年10月開始量產后公司逐步實現更強大的規模經濟及對供貨商的議價能力越來越強所致。
但對比同行,知行科技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毛利率偏低。已登陸A股的另一家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龍頭德賽西威財報顯示,其智能駕駛產品(包括域控制器及相關算法)毛利率21.52%。浙商證券研報預測,德賽西威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毛利率2022-2024年毛利率預計為28.21%、28.71%、29.21%。
知行科技毛利率偏低的直接原因在于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太高。2021-2022年,知行科技所用原材料及耗材占收入成本的比重從73%大幅攀升至92.8%。2022年,知行科技所用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同比增長992.97%,明顯超過643.79%的收入同比增幅。
知行科技的原材料及耗材較為依賴單一供應商Mobileye。Mobileye是英特爾旗下的自動駕駛芯片巨頭。2020-2022年,知行科技對Mobileye的采購額分別為570萬元、7840萬元、9.21億元,分別占同期總采購額的13.6%、54.6%及69.2%。
關于原材料和耗材嚴重依賴Mobileye的原因,知行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由于自動駕駛技術處于發展初期,市場上的自動駕駛SoC(系統級芯片)供貨商數量有限,因此自動駕駛SoC市場高度集中。考慮到Mobileye在自動駕駛SoC行業的卓越往績及強大的市場地位,知行科技選擇與Mobileye合作。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市場乘用車標配L2+NOA功能智駕域控制器芯片方案市場份額榜單》顯示,國內市場份額超過2%的企業只有4家,分別是地平線、英偉達、德州儀器、Mobileye,其中地平線和英偉達兩家市場份額合計超過90%。
市場高度集中,導致域控制器廠家與芯片廠家深度綁定成為行業普遍現象。例如,經緯恒潤與Mobileye在ADAS領域深度綁定,是Mobileye中國區的重要合作伙伴;德賽西威在智能座艙領域與高通合作,在自動駕駛領域綁定英偉達,雙方與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相繼達成戰略合作。
南方都市報:市占率26.2%遞表前已獲數億融資理想汽車兩輪參投
據南方都市報,據介紹,知行科技是業內在中國最早實現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大規模商業化的公司之一。公司第一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于2020年首次實現量產,2020年至2022年共交付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超過10萬臺。
目前,知行科技已具一定市場規模。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按2022年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銷售收入計,知行科技是中國第二大第三方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場份額為26.2%;而按2022年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銷售收入計(包含整車廠自研的域控制器),公司是中國第四大整體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場份額為8.6%。
從招股書來看,知行科技能在市場有一席之地,離不開對研發的持續投入。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人民幣4410萬元、5490萬元及1.04億元。至2022年12月31日,知行科技擁有245名研發人員,占其雇員總數的74%。
除內部研發能力外,知行科技還與Mobileye合作推出了SuperVision,并表示正積極在全球探索新的合作機會,以增強公司的技術能力。
在IPO以前,知行科技頗受資本青睞。2017年至今,公司已經歷多輪融資,總額達數億元,參投方包括明勢資本、理想汽車、國中資本、元禾原點、建銀國際、中銀粵財、中國國有企業混改基金等。其中,理想汽車參投兩輪,目前通過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股4.5%。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