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康博)在剛過去的4月份里,在878只(各份額分開計算,下同)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業績上漲的數量共有232只,占比26%,除2只基金業績持平外,下跌基金數量達到了644只,占比73%。
創金合信積極成長股票A、創金合信積極成長股票C、匯安趨勢動力股票A、匯安趨勢動力股票C、創金合信專精特新股票發起A、創金合信專精特新股票發起C、廣發電子信息傳媒股票A、廣發電子信息傳媒股票C等15只普通股基單月漲幅超過10%。
從今年一季報看,上述基金的重倉股均以科技成長為主,如創金合信積極成長的前十大重倉股為芯源微、精測電子、拓荊科技、芯碁微裝、中微公司、華恒生物、華海清科、中復神鷹、新萊應材、陽光諾和;匯安趨勢動力重倉芯源微、拓荊科技、江豐電子、新萊應材、中微公司、北方華創、正帆科技、富創精密、長川科技、安集科技,二者皆以芯片、半導體材料上市公司為主。廣發電子信息傳媒則重倉軟件、文娛行業上市公司,包括彩訊股份、神州泰岳、中國科傳、金山辦公、神州數碼、三六零、中國軟件、寒武紀、大華股份、浙數文化。廣發基金馮騁在一季報中表示,“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預計未來3-5年會加快實現;以Chatgpt為標志的AI語言大模型實現了“智能涌現”,這一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激發了市場對于人工智能板塊的熱情。
此外,多只醫藥主題基金在4月份也漲幅明顯,如鵬華醫藥科技、長盛醫療量化股票,單月漲幅均在9%以上。鵬華醫藥科技一季報前十大重倉股為百濟神州、恒瑞醫藥、榮昌生物、諾誠健華、愛爾眼科、長春高新、首藥控股、科倫藥業、海創藥業、同仁堂,創新藥公司占據很大比例。長盛醫療量化股票以創新藥和中藥為主,包括澤璟制藥、海思科、康緣藥業、貝達藥業、恩華藥業、達仁堂、華東醫藥、佐力藥業、益方生物、東阿阿膠,擁有16年管理經驗的老將王寧在一季報里稱:“醫療行業延續了自去年三季度末開始的反彈,行業基本面改善明顯的創新藥板塊、中藥板塊走勢最為強勁。我們認為經過了長時間的政策摸索和調整,包含創新藥、中藥、轉型的仿制藥企業等整個廣義的創新制藥行業都迎來了行業政策、競爭格局、企業盈利狀況等全新的局面,這將成為未來醫藥行業的主要投資線索。”
在下跌基金中,信澳先進智造股票型、申萬菱信智能汽車股票C、申萬菱信智能汽車股票A、北信瑞豐優選成長、紅土創新新科技股票等跌幅明顯靠前,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這些基金4月份跌幅分別為10.94%、8.89%、8.86%、8.82%、8.69%。申萬菱信智能汽車以電子半導體為主要持倉方向,包括斯迪克、聯創電子、國芯科技、納芯微、德方納米等。
令人意外的是北信瑞豐優選成長,今年一季報顯示,其前十大重倉股中有九只都為白酒股。資料顯示,其基金經理龐文杰歷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助理,北京合正致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泰達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助理研究員,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醫藥研究員,2019年1月30日加入北信瑞豐基金。龐文杰在季報中表示,消費的復蘇有望成為確定性的主線,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將逐步向下游傳導,CPI有可能呈溫和復蘇態勢,同樣有利于消費的復蘇。并稱“本基金未來將持續關注具備長期成長性的消費、醫藥、科技領域的投資機會,結合市場和宏觀條件的變化,擇優進行布局。”
2023年4月普通股票型基金漲跌幅前100名一覽
數據來源:同花順(規模截止日期:2023年4月28日)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