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州銀行堅持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與時代同步、與國家同頻,聚焦戰略優勢,保持改革定力,全面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各項工作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全行經營質效穩步提升。
以服務實體為“著力點”,在使命擔當中彰顯銳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州銀行堅持“服務城鄉居民、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的經營理念,緊跟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區域發展戰略,聚焦制造業、普惠金融、綠色金融、鄉村振興等重要實體領域,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經濟質效。
2022年,廣州銀行全力以赴制造業當家,深耕“專精特新”企業和“技術改造”企業,年末制造業貸款余額174.07億元,同比增幅44.39%;精準滴灌普惠金融,加快小微專營團隊組建,打造數字小微作業與管理平臺,推進普惠小微業務數字化轉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82.38億元,比年初增長36.82%;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67BP,加大金融讓利實體經濟力度;持續發力綠色低碳,響應國家綠色金融發展和“30﹒60”雙碳目標,加快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加大對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的融資支持,年末綠色融資余額達到572.07億元,同比增幅36.84%;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制定區域化城鄉融合政策,設立涉農特色分支行,重點推進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涉農貸款余額131.38億元,同比增幅9.84%。
以戰略導向為“關鍵點”,在真抓實干中彰顯膽氣
廣州銀行縱深推進“市場化、專業化”轉型,以深化改革把握戰略主動,緊抓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新機遇,逐步擴大服務半徑,強化人才隊伍建設,鞏固基本盤、制勝新賽道、激發新動力,不斷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公司業務融入現代產業體系,布局“八大賽道、三大產品”,發展韌性不斷增強。著力提升產業金融服務能力,重點開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多個新興產業的金融推動工作,構筑差異化優勢,打造產業金融發展新模式,戰略新興產業貸款同比增幅近124%。
零售業務深耕金融產品融合,推進金融互聯互通、雙向開放,產品體系不斷完善。持續深耕消費金融、財富管理,重點打造儲蓄、理財、保險、基金、資管、信托等全產品體系,成功開辦“跨境理財通”業務,搭建了“融”“贏”雙系列貴賓客戶增值服務體系,滿足城鄉居民多元化財富管理需求。
金融市場業務聚焦多元融資需求,拓展發展區域、延伸產業鏈條,業務轉型不斷深化。堅持深入參與銀行間市場,自營資金債券總交易量約14.31萬億元,獲得銀行間本幣市場“市場影響力獎-核心交易商”,獲得中央結算公司頒發的“自營結算100強”和上海清算所頒發的“優秀結算業務參與者”。通過票據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一體化經營,引入金融市場和央行再貼現低成本資金,加快貼現票據的流轉,大幅降低企業票據融資成本。積極開展南向通交易,累計交易約155.42億元人民幣,穩步推進金融市場業務雙向開放。
以守正創新為“突破點”,在干事創業中彰顯勇氣
廣州銀行持續加快數字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科技賦能,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數字化轉型,實現思維方式、客戶服務、產品創新、風險管控的數字化重塑,不斷提升科技基礎支撐能力、業務數字化發展能力,打造金融科技服務新格局。全年信息科技總投入達到5.90億元,完成手機銀行5.0、遠程視頻銀行、大數據風控平臺、“廣銀芯”核心系統等數字化轉型進程重大項目建設,探索數字人民幣應用,打造移動端“金融+”場景生態。廣州銀行“廣銀芯”項目榮獲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度金融科技發展獎二等獎”、廣東省金融科技學會“第十一屆廣東省金融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23年,廣州銀行將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省委、市委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開拓向新的精神、奮發有為的姿態、務實高效的舉措、堅決有力的執行,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力耕不欺、奮斗以成。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