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醫藥生物行業正在成為北向資金布局的陣地。廣發基金王瑞冬表示,當前醫藥板塊將會長期處于低速增長期,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導,而醫藥板塊的長期機遇值得被關注。
王瑞冬關注醫藥板塊的長期機遇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醫藥長期受益于人均GDP提升和人口老齡化趨勢,醫藥行業的增長空間遠遠沒達到天花板,需求增長確定性較高。第二,醫藥行業在技術層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企業有很多的機會研究新產品去攻克疑難雜癥。第三,目前機構在醫藥板塊仍處于低配水平,未來配置需求或許會提升。
基于醫藥行業結構分化的因素,王瑞冬認為有三個細分方向值得關注。一是制藥業上游供應鏈,它們的下游是高校研發機構或者是藥企,不屬于醫療保險,因此沒有降價的壓力。二是非醫保支付的消費屬性產品,如果企業能夠做出品牌特色進行差異化競爭,中長期的穩定增長值得期待。三是具有國際化優勢的公司,它們受國際政策的影響較小,產業不斷升級,2021年后,有一批創新藥開始向海外授權,中國企業在不斷的獲取微笑曲線右側的利潤。
具體到個股挑選環節,王瑞冬分享了他的投資思路。他重點關注“三低長尾行業龍頭”。其中,“三低”是指政策敏感度低、持倉擁擠度低、估值低,即估值分位數比較低或者是絕對估值比較低。他希望能夠挑選細分行業的行業龍頭,即長尾行業的冠軍,這種公司的市值體量也許不是很大,但其屬于細分賽道競爭優勢突出的龍頭公司,增長確定性比較高。他希望選一批這樣的細分行業龍頭,通過企業的穩定成長來獲取Alpha。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