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重慶市南岸區的瞿女士,有個11歲的女兒媛媛(化名)。從今年1月到7月,媛媛用爸爸的手機玩游戲,花出去兩萬多元。瞿女士向收款方申請退費,前后忙碌了好幾天,結果卻卡在了最后一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瞿女士一家住在南岸區府園路七棟24號,丈夫去銀行取錢,發現卡里的錢不太對勁。賬單顯示,從今年一月到七月,有多筆消費記錄,收款方都是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在父母的追問下,11歲的女兒媛媛承認,這些消費記錄都是玩游戲充值產生的。
“從1月份開始,1月份有一萬多,然后2月,3月,5月,最后一次在7月份,累計是2萬多塊錢。太驚人了,簡直就不敢相信。”瞿女士說。
記者發現,單單7月23日這一天,幾個小時之內,媛媛就在游戲內花費了五千多元。媛媛表示,她用爸爸手機玩一款叫做“太空行動”的推理派對手游,1月到7月充值了兩萬多塊,都被用來在游戲里買了角色和皮膚。
“我無意之中就點了那個加號,就看到那個金星,然后皮膚也是需要金星購買,所以說我就去點了充值鍵。”瞿女士的女兒媛媛告訴記者。
采訪中,記者用自己的手機下載了“太空行動”,彈出了需要姓名和身份證號的實名認證頁面。系統提示,玩家如未通過實名認證,將無法正常進行游戲。
媛媛向記者透露,爸爸之前在手機商店里做過實名認證,所以能通玩軟件商店里的所有游戲。那么,媛媛又是怎么知道爸爸手機密碼的呢?
“她跟她爸爸一起出去買東西,爸爸這么手機拿著,就習慣這么輸密碼,應該就被她看見了。”瞿女士說。
“那個密碼非常簡單,不難。(記者:你就記下來了哈)嗯。”媛媛說。
瞿女士表示,孩子捅出這個簍子,父母肯定有監管不嚴的責任,不過,她和丈夫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月收入加起來只有六七千元,兩萬多塊不是個小數目。
本著挽回損失的想法,瞿女士聯系了收款方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向對方申請退費。前兩天,歡太科技一位客戶經理在電話里表示,瞿女士目前提交的資料無法證明充值消費行為是未成年人媛媛進行,因此無法退費。
對方還向瞿女士提出,如果能夠找到視頻畫面證據,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我問他怎么才能退給我們,按照他們那邊程序的話,他就說需要提供監控(視頻)調取出來,用另外一部手機來錄屏1至2分鐘的視頻,反饋到他們那個鏈接上去。”瞿女士告訴記者,家里確實安裝了攝像頭不過只能保留當月的記錄,因此1到6月的畫面肯定找不到了。
此外,7月23號那天,媛媛是在奶奶家玩的手機,奶奶家根本沒有裝攝像頭,這樣一來,瞿女士的退費申請就陷入了僵局。
采訪中,記者和瞿女士分別用自己的手機撥打了歡太科技的客服電話,得到的都是一樣的回復:“已收到您提交的催促申請,并傳達到處理專員,請您耐心等待專員處理結果,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針對目前的情況,瞿女士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記者就此咨詢了630法律服務團律師。律師表示,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瞿女士想要申請退費,確實存在一定困難。
“民事訴訟法有個基本原則,包括我們在處理日常糾紛的時候,也是堅持這個原則,誰主張誰舉證,如果家長主張游戲是小孩玩的,就要提供證據證明確實是小孩玩的,否則他的主張就得不到支持。”田律師表示。
目前,瞿女士仍在跟收款方進行協商,爭取能挽回部分損失。瞿女士表示,今后夫妻倆將妥善保管支付密碼,并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孩子樹立正確金錢觀,避免再發生類似事件。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