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聚焦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加快科技創新——
我市全面提升開發區能級和水平
本報訊(記者馬維勇)日前,在任澤經濟開發區,總投資42.5億元的光伏組件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鉚足干勁,全力以赴趕進度。“該項目預計明年年底建成投產,全部項目運營后年產值可達120億元,增加2000多個就業崗位。”項目方華創國控(天津)相關負責人介紹。
眼下,在全市開發區,這樣繁忙的生產和建設場景比比皆是。近年來,我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歷史性機遇,重點強化招商選資和項目建設,狠抓科技創新和集約發展,加快完善產業體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開發區能級和水平。
聚焦項目建設主線,著力提高產業層次。強化重大項目引進,圍繞25個重點產業鏈,以未來產業、新興產業和重大標志性項目、行業龍頭項目建設為突破,聚焦“大好高優”招引,促進開發區集約、集聚、集中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快投資項目落地,建立開發區項目落地服務專班,以項目加快開工落地、形成有效投資為目標,精準施策、多措并舉,確保項目建設見實見效。
推進開發區深化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產業配套能力,鼓勵引進社會資本,提高市場化、專業化運行水平,對具有公共屬性的審批事項進行整體申報,實行工程建設項目評估環節“多評合一”。并在不斷完善“兩不見面”審批改革基礎上,落實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最大限度精簡審批環節。
我市加快創新載體建設,積極搭建各類創新平臺,持續提升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全市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366家、省級以上科技創新服務平臺109家,創新主體不斷壯大。
我市持續推進工業企業深度治理,積極打造綠色循環、集約發展的品牌園區。加強土地等資源要素節約集約利用,著力推動高效發展。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深化“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等行動,不斷提高綠色安全意識,促進低碳發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