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自引黃入冀輸水(位山線路)一期工程通水以來,截至2022年底——
逾126億立方米黃河水潤燕趙
河北日報訊(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任樹春)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自1993年引黃入冀輸水(位山線路)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來,截至2022年底,河北通過引黃入冀工程,累計引調黃河水超126億立方米,邯鄲、邢臺、衡水、滄州、廊坊、保定和雄安新區共49個縣(市、區)受益,極大緩解了河北東南部嚴重缺水狀況。
30年來,河北陸續建成引黃入冀工程位山線路、潘莊線路、李家岸線路和渠村(引黃入冀補淀)線路,分別從山東、河南引調黃河水。河北境內輸水干線總長超過900公里,形成了一條條清水長廊、生態長廊。
利用引黃入冀工程4條線路,河北多次實施引黃入冀、引黃濟津和引黃補淀等跨流域輸水行動,有力解決了輸水渠道沿線農業灌溉和城市生活用水源緊缺問題,助力白洋淀、衡水湖等河北重點河湖的生態修復。
多年來,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河北通過引黃入冀位山、潘莊等線路,多次實施引黃濟津,累計為天津市輸送黃河水30多億立方米,不僅緩解了天津市用水緊張局面,還促進了京杭大運河的生態修復,讓古老的大運河重現生機。
據了解,作為河北實施的首條引黃入冀線路,引黃入冀位山線路引黃河水量最多。截至2022年底,引黃入冀位山線路共引黃河水超過78億立方米,在全省形成有水河長860多公里,水面面積達33平方公里。
按照河北確定的多引多調黃河水的目標要求,省水利廳積極爭取水利部和黃河水利委員會支持,不斷深化與山東省和河南省的溝通協調,引黃供水時間逐步得到優化。省水利廳調水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過去的冬季引水到如今灌溉季節也能引水,河北引黃水的水量也隨之增加。這既有力保障了農作物的灌溉需求,又為壓減地下水超采創造了有利條件。
圍繞用好每一滴黃河水,河北始終注重把節水、治污、治河、管護等各項工作放在重要議事日程。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引黃工程運行管理規范化,河北即將出臺“河北省引黃工程運行管理規定”。規定出臺后,將為引黃工程持續穩定發揮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