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烏克蘭方面消息,近期巴赫穆特附近烏軍取得“巨大勝利”,成功反擊并重創俄聯軍。這一消息得到瓦格納方面的“驗證”,據普里戈津表示:俄軍一支部隊擅自撤出巴赫穆特陣地,導致瓦格納側翼暴露,遭到烏軍進攻。按照烏克蘭方面描述:俄軍摩步第72旅下轄的兩個連已經“完全被摧毀”“瓦格納第三突擊分隊”也遭受了重大損失,同時還有大量裝甲車被繳獲,以及數量不明的俘虜。
第一:在戰場上俄軍“擅離職守”并不合理,更像是“戰略失誤”。簡單來說并不是這支部隊擅自離開,而是指揮官出現“失誤”,導致側翼暴露。俄羅斯方面并沒有對這一消息進行正面回應,瓦格納和烏克蘭方面的“消息”也很籠統,對外發言中都是一些“概括”,例如在裝甲車和俘虜數量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字。所以小鐵猜測,可能還會有后續。畢竟戰斗本就是你來我往,不可能在出現失誤后不進行“補救”。
第二:俄羅斯方面側面回應此事,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對外表示:“瓦格納”部隊將繼續在巴赫穆特的陣地作戰,俄軍傘兵部隊為“瓦格納”提供援助。從俄羅斯方面的發言來看,此次遭到重創的應該瓦格納雇傭兵,但陣地并沒有丟失,不然怎么“堅持陣地作戰”呢?其次就是這里提到俄羅斯傘兵會提供援助,說明當地局勢確實不樂觀,需要更多軍事力量介入。小鐵個人理解為:俄軍指揮出現失誤,瓦格納被烏軍反撲,并且陣地有丟失可能。作為俄軍精銳,傘兵支援瓦格納,側面說明烏軍的進攻有效,并對俄聯軍構成了威脅。
第三:這一“成功”是否說明反擊取得勝利,客觀來說有點“為時過早”。按照此前烏克蘭方面制定的“反攻計劃”,戰斗會在烏東地區全面打響,如今只是在巴赫穆特進行“較量”,所以嚴格意義上并不能說大反攻已經開始。同時基輔方面還在等待合適的“天氣”,并沒有宣布進行大反攻,所以這次的對抗,更像是區域對抗。可以理解為留守巴赫穆特的烏軍,同俄聯軍的一次常規對抗,類似的戰斗已經持續數個月。
最后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小鐵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類似于烏軍在一些區域取得勝利,就會有人說“俄羅斯戰敗,烏克蘭已經獲勝”。戰爭因為一場對抗而“塵埃落定”,大家覺得可能嗎?在過去一年時間里,不少人為烏軍“勝利”歡呼,但是忽略了客觀事實。例如烏東在俄羅斯手中,烏克蘭怎么就贏了?這種觀點是不是很“有趣”,以個人意志判定勝負就很滑稽。
(文/小鐵)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