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將數字治理引入到公共管理當中?”5月26日,在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字治理”專業論壇上,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教授熊易寒從上海市“一網統管”的實際經驗中探討“數字化賦能城市治理的范式革命”這一主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談及在城市治理中引入數字治理的原因時,熊易寒談到了公共管理中“協同管理”這一概念,“我們通常把它當作解決一系列公共管理難題的‘藥方’。但是拿著這個‘藥方’跑到藥房拿藥的時候發現沒有這個藥。”熊易寒認為,上海通過數字技術為城市治理賦能,提供了這種可能性。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教授熊易寒正在作主旨演講。
2020年,上海市專門成立了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作為上海市“一網統管”的牽頭單位。“一網統管”的理念就是通過整合各個部門和系統的數據資源,打通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和信息交流,從而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質量,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生活環境。
“‘一網統管’是試圖解決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協同治理的問題,從整體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部門的角度出發。同時,也是風險預警的數字治理。比如現在基于各類數據,可以精確地判斷外灘要不要進行限流、分流。”此外,熊易寒認為把政府的力量和社會力量結合起來,展現數字治理的人文關懷,“基于人性化城市的數字化治理對城市治理至關重要,法治導向也同樣重要。”
在熊易寒看來,“一網統管”不是簡單地將數字技術應用于政府治理,是以技術應用來推動政府優化和流程再造,通過技術賦能的方式來實現技術變革。
“上海的經驗告訴我們,推進數字治理,首先需要專業機構作為牽頭單位;本質上是對政府職能系統的集成和整體優化;需要形成一個協同治理的平臺組織。”熊易寒從上海市的“一網統管”經驗出發,總結數字治理的范式革命,但他認為城市治理最終還是要依賴人,才能實現“溫暖又快捷”,因此數字治理的基礎是高效的基層治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祖嘉
編輯 段嵐茜
二審 劉詩雅
三審 田旻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