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葉公好龍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要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做人要誠實,實事求是,不要盲目的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歡一樣東西,就要深入地了解它的內在。
2、2、葉公好龍出自《新序·雜事五》,常用來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相關資料圖)
3、施尾于堂于的意思葉公好龍中的“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
4、”意思是”天上的龍就聞名而下凡,來到他家,用頭在窗戶上窺視,把尾巴伸到堂屋里。
5、“出自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五》,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
6、葉公好龍人人知打一生肖,你猜到了嗎兔:五時到七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
7、2、兔(Rabbit)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
8、俗稱兔子。
9、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兔形目。
10、3、兔具有管狀長耳(耳長大于耳寬數倍),簇狀短尾,比前肢長得多的強健后腿。
11、共9屬43種。
12、以亞洲東部、南部、非洲和北美洲種類最多,少數種類分布于歐洲和南美洲,其中一些種類分布廣泛或者被引入很多地區,而也有不少種分布非常局限。
13、陸棲,多見于荒漠、荒漠化草原、熱帶疏林、干草原和森林或樹林。
14、葉公好龍(yè gōng hào lóng )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看事物要懂得去看到它的本質,不能夠盲目的去追捧一些事物。
15、出處:《三國志·蜀志·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于真?”意思是:昔日葉公喜歡龍,神龍真的下來了,大家才知道原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而是喜歡像龍的那些物件。
16、例句:他表示愿意幫助別人,但當有人向他求援時,卻避退三舍,這與葉公好龍毫無差別。
17、擴展資料成語典故葉公好龍這個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叫做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這種動物,于是他的衣帶鉤和酒器上都刻著龍的圖案,就連居住的房子里鏤空雕飾也是龍的模樣。
18、當葉公如此喜好龍的消息被天上的真龍知道之后,于是真龍就下凡來到葉公的家中。
19、等葉公看到停留在自己家里那真龍龐大的身軀后,被嚇得失魂落魄,恐懼不已。
20、此事一出,大家才知道原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而是喜歡像龍的那些物件。
21、現在我們也經常用葉公好龍這個成語來諷刺那些,表里不一,盲目追捧一些事物的人。
22、【解釋】: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于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
23、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24、【成語故事】: 春秋時,有位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
25、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門窗上都雕刻著龍的圖案,墻上也繪著龍。
26、傳說天上的真龍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動,專程到葉公家里來,把頭從窗口伸進屋子里,把尾巴橫在客堂上。
27、葉公看到后,嚇得面無血色,魂不附體,抱頭就跑。
28、原來他并不是真正喜歡龍。
29、他愛的是假龍,怕的是真龍。
30、這個成語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一事物,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它,甚至是畏懼它。
31、這個成語的意義是: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贊賞某事物,實際上并不愛好,或者實際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并不愛好或贊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
32、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
33、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
34、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里不一的人。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