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訊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今天(6月6日),我國進入夏天的第三個節氣——芒種,此時我國大部天氣漸熱,高溫頻發,同時雨水增多,南方多地進入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時期。芒種正值三夏大忙時節,所謂:“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中國天氣網推出全國夏收地圖,看今年芒種期間夏收區如何未雨綢繆搶農時。
三夏大忙正當時!全國夏收地圖看哪里需加緊麥收
(資料圖片)
芒種又稱“忙種”,北方加緊麥收搶農時,南方則開始夏種水稻等作物,夏收、夏種、夏管的三夏大忙時節到了。常年芒種期間,黃淮、華北、新疆等地小麥陸續成熟,需抓緊搶收。芒種結束后,我國夏收工作將基本完成。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夏收地圖來看,今年芒種節氣前長江流域以南的區域已完成夏收,華北、黃淮、西北等地將在芒種期間陸續完成。
預計6月6日至10日,河南、山東、京津冀及山西、甘肅一帶等地天氣將以晴天為主,利于夏收;但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及上海、浙江北部等地雨水較多,需加強農機調度,緊抓降雨間隙推進麥收進度。6月11日至15日,隨著副熱帶高壓東退南移,南方的雨帶將迅速縮減,夏收區大部天氣轉晴,可積極開展夏收作業。
【芒種天氣】時值仲夏 雨漸多天漸熱
芒種為仲夏的開端,我國大部已是夏天,天氣炎熱,南北方都可能出現高溫天氣。同時,雨水逐漸增多,南方雨量充沛,江南梅雨季拉開序幕,華南龍舟水持續發威;北方冷渦活動頻繁,華北等地強對流天氣多發,一場雷雨過后,天空常常出現“冷渦藍”,有時還會附贈彩虹。
芒種時節,副熱帶高壓北抬至長江以北地區,暖濕氣流旺盛并向北輸送,帶來豐沛的雨水。華南正處于龍舟水時期,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都會在芒種節氣迎來全年降雨最多的時段,降雨時常如潑水般傾瀉而下,極易致災。而在江浙滬、湖南及湖北等地,芒種時節也相繼入梅,雨水連晝夜,可謂“梅完梅了”。
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我國北方太陽輻射增溫作用明顯,氣溫迅速走高,尤其是華北、黃淮等地晴熱干燥,高溫天氣頻發,防暑的同時還需注意防曬。而在多雨的南方,濕度較大,高溫天氣雖不如北方頻繁,但悶熱感顯著,容易中暑。
隨著氣溫走高,夏季版圖迅速北擴,除常年無夏的地方外,我國大部都將進入夏天的懷抱。百花凋零,枝葉繁茂,五彩的春天已落幕,放眼望去到處是夏的綠意。
【芒種習俗】送花神煮青梅 與春作別擁抱夏天
夏天的色彩日益濃烈,五彩繽紛的春已退場,芒種民間會舉辦儀式為花神踐行,祈求來年春再會,小說中的“黛玉葬花”就在芒種期間。此時,江南正是梅子成熟時,青梅可消暑生津解油膩,當地人們會拿來釀酒或煮制后食用。
芒種天氣炎熱,濕度增加,飲食宜清淡,多補充水分。此時白晝漸長,可適當午休,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身心疲累。多雨的南方氣溫時常波動,涼意還會不時襲來,需適時添衣防著涼。
【芒種物候】時雨及芒種 四野皆插秧
芒種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jú)始鳴,三候反舌無聲。芒種時節,雨水漸多,濕度增大。小螳螂因感受到陰氣破殼而生,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出現在枝頭并啼叫,在春天活躍的反舌鳥反倒停止了鳴叫。
“芒種”又叫“忙種”,是一個典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雨水增多仿若一個指令,讓人們根據天氣變化來調整農耕的節奏。6月上中旬,北方冬小麥陸續成熟,需趁降雨來臨之前抓緊麥收,同時夏季作物開始了夏種;而在南方夏種區,一季稻登場,適當的雨水可灌溉農田,正應了“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的詩句。
芒種時節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時節,人們未雨綢繆,積極耕作,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充滿干勁。同時,芒種的開端正值高考期間,祝愿莘莘學子們都能如愿以償,一起奔赴更美好的明天!(文/江漪 數據支持/石妍 設計/任成英 部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