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的。
2、 所謂發物,是指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
【資料圖】
3、發物禁忌在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中都具有重要意義。
4、在通常情況下,發物也是食物,適量食用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適,只是對某些特殊體質以及與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誘使發病。
5、 發物中如雞、蛋類、豬頭肉等對人體而言為異體蛋白,這種異體蛋白就可構成過敏源而導致人體發病。
6、魚、蝦、蟹類本身就含組織胺,而組織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及嗜酸性白細胞增高等,從而導致了機體變態反應,即過敏反應,誘發皮膚病,如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發熱等。
7、有的高敏病人,甚至對大米、小麥、玉米等都可產生過敏反應。
8、酒、蔥、蒜等可通過酒精或揮發刺激物質直接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膚病病情加重或病情遷延。
9、現代臨床研究還證實,忌食發物對于外科手術后減少創口感染和促進創口愈合也具有重要意義。
10、為什么發物能致病? 發物之所以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有學者歸納起來認為有三種可能性:一是上述這些動物性食品中含有某些激素,會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
11、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時可以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癲癇發作等,引起舊病復發。
12、二是某些食物所含的異性蛋白成為過敏源,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復發。
13、如海魚蝦蟹往往引起皮膚過敏者蕁麻疹、濕疹、神經性皮炎、膿皰瘡、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的發作。
14、豆腐乳有時也會引起哮喘病復發。
15、三是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酒類、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對炎性感染病灶,極易引起炎癥擴散、疔毒走黃。
16、這就是中醫所說熱證實證忌吃辛辣刺激性發物的道理。
17、 發物致病的特點,一般有發熱、發瘡、上火、動風、生痰、脹氣、便秘、腹瀉以及誘發痼疾等。
18、像現代醫學所指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中的食入性食物過敏癥的某些表現,如過敏性紫癜、皮炎、濕疹、腸炎、蕁麻疹等,都包括在內。
19、 什么情況下要忌口呢? 當食物影響疾病的治療,助邪傷正、添病益疾時要忌口。
20、如蕁麻疹、丹毒、濕疹、瘡癤、中風、頭暈目眩等癥癥,不且食用海鮮魚、蝦、蟹、貝、豬頭肉、雞肉、鵝肉、雞蛋等。
21、又如各種出血性疾病:崩漏帶下、月經過多、吐血、咯血、鼻出血、皮下出血、尿血、痔瘡等病癥,不宜食用胡椒、羊肉、狗肉、燒酒等。
22、又如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癥,不宜食用白酒、豆類、薯類等。
23、 當食物易與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時要忌口。
24、當進食食物的作用與藥物產生的作用一致時,就會減弱、抵消藥物療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從而妨礙疾病的治療。
25、如《本草綱目》記載:“凡服藥,不可雜食肥豬犬肉,油膩羹鮒,腥臊陳臭諸物。
26、凡服藥,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姜、諸果、諸滑滯之物”,不無道理。
27、如食用黃連、甘草、蒼耳子、烏梅、枯梗等忌食豬肉,鱉甲忌莧菜,地黃、首烏忌蔥、蒜、蘿卜等,中醫忌口側重于此。
28、 當食物對病后調整康復不利時要忌口。
29、大病初愈,消化力弱,正氣未復,飲食失當,可使病情反復或變生他疾。
30、如魚、蝦、蟹、貝、椿芽、磨菇以及某些禽畜肉、蛋等,曾患過敏性疾病者,應注意選擇避食。
31、又如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病后飲食宜清淡,不可過食油膩厚味之物。
32、 利用發物治療疾病 發物能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但另一方面由于發物具有的催發或誘發作用,食療上還用于治療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透不暢,使用蘑菇、竹筍等發物,可起到助其透發、縮短病程的作用。
33、又如多食海腥發物以催發牛痘等,都是利用了發物具有的透發作用。
相信通過雞蛋屬于發物嗎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