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為何躊躇不前? 作者:蒙多 編輯:吳雙 風品:令煜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全面注冊制推行以來,企業IPO進程明顯提速。 據中國經濟網統計,2023年前5月,上交所、深交所及北交所共計新增134家上市企業,合計募資1612.38億元。 不過,個中沖刺企業悲喜并不相通。比如,早在2022年5月就過會的恒達新材至今未有注冊生效結果。3月31日才更新一版招股書,此時距其審核狀態變更為“提交注冊”已過近半年時間。 01 坎坷上市路為何“卡殼”? LAOCAI 拉長視線看,恒達新材沖擊IPO已有六年之久。 2017年5月,其向深交所遞交上市材料,同年12月便撤回了申請。 據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報道,當年選擇撤回IPO的原因之一是業績規模較小。2014年-2017年6月,公司扣非歸母凈利2113.27萬元、2333.75萬元、3074.11萬元和1738.63萬元。 2021年5月,蟄伏四年的恒達新材再戰。相比上次的來去匆匆,這次則陷入了“拉鋸戰”。從上市申請獲受理到過會,前前后后歷時一年。其間,公司除因發行律師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IPO審核遭中止外,還受到深交所三輪審核問詢。 直至2022年5月27日,恒達新材首發過會、如愿進入注冊階段。 一般來說,IPO企業過會后提交注冊的時間一般為二到三個月。然恒達新材目前過會已一年,迄今仍未注冊生效。這種反常卡殼現象也引發投資者熱議。 02 原材價高企、毛利率連滑 產業鏈深功待補 LAOCAI 公開資料顯示,恒達新材創立于2002年,是一家從事特種新型紙基包裝材料生產、研發的高科技企業。產品可應用于醫療、食品、建材家居、卷煙等領域。 站在產業鏈角度看,恒達新材處于中游,上游是紙漿等原材料供應商,下游為包裝商。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6.72億元、7.58億元、9.53億元,對應增速15.26%、12.80%、25.73%。凈利為8979.20萬元、1.04億元、9745.32萬元,對應增速179.83%、15.56%、-6.73%。 相比營收持增,同期凈利較為起伏、且增速持續下降,盈利穩定性待提升。 深入招股書(注冊稿)可知,這與經營成本變化相關。 期內,營業總成本分別為5.65億元、6.48億元、8.5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10%、14.69%、32.41%。2022年增速高于同期營收、凈利增速。 再深一度,以木漿為代表的直接原材料占據營業成本大頭,占公司主營業務成本比分別達60.38%、60.00%和63.23%。 恒達新材曾在招股書(注冊稿)中指出,木漿價格每上漲(下降)1個百分點,公司2022年主營業務毛利率(模擬)將下降(上升)0.49個百分點。可見兩者間的強關聯。 2020年至2022年,雖上調了產品的單位售價,毛利率依然呈下行態勢:分別為29.89%、28.61%、22.00%。 平心而論,恒達新材所處的特種紙張賽道前景光明。然長遠看,若無法解決原材價波動的隱憂問題,其業績成長性、穩健性也或難達投資者預期。 參考可比同行仙鶴股份,為應對上述問題,其已在嘗試“林漿紙用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布局。一定程度上講,這應是恒達新材脫困的重要方向。 03 突擊分紅、2.5億募資補流還貸 缺不缺錢? LAOCAI 募資用途也爭議不小。 據悉,恒達新材本次擬募4.06億元。其中,擬拿1.56億元用于恒川新材新建年產3萬噸新型包裝用紙生產線項目建設,擬拿2.5億元用于補流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 募資關乎企業后續發展,超6成用來補流還貸,可算公允? 2020年至2022年,恒達新材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4.25%、36.83%、35.38%,呈下滑趨勢。 橫向對比,同行仙鶴股份資產負債率為32.46%、41.65%、47.89%;凱恩股份為29.94%、25.52%、25.50%;民豐特紙為38.38%、36.96%、34.61%。可見,除2020年外恒達新材的資產負債率均不算同行最高。 然而,公司賬面貨幣資金余額為1.44億元、1.70億元、1.85億元。同期,短期借款為1.18億元、3904.76萬元、4858.61萬元,應付賬款7112.23萬元、9475.97萬元、1.09億元,應付票據829.59萬元、40萬元、40.95萬元,資金流承壓不算充裕。 只是令人不解的是,企業在2022年竟然分紅了: 4月7日公司宣布以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金紅利7.50元(含稅)分紅,派發現金紅利共計5033.25萬元,占2021年凈利比48.57%。 有無突擊分紅之嫌、到底缺不缺錢? 對此,恒達新材解釋稱,2021年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1.70億元,不會因支付現金股利而產生貨幣資金短缺的情形,同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能覆蓋現金分紅的資金流出。 但深入資產負債表可知,彼時恒達新材賬面的流動負債合計達1.77億元。其中,短期借款3904.76萬元、應付賬款9475.97萬元、應付票據40萬元。 雖說分紅全體股東都將受益,但最大受益者無疑是最大股東。據悉,恒達新材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潘昌,持有50.47%股份。以此計算,此番其可獲分紅2540萬元。 04 關聯交易、關聯擔保審視 內控籬笆再牢些 LAOCAI 深入內部治理,還存關聯交易、關聯擔保等易誘發大風險的隱憂。 招股書(注冊稿)指出,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包括配偶、父母、年滿18周歲的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的父母亦為公司的關聯自然人。 以增和包裝為例,報告期內與恒達新材有經常性業務往來。透過股權結構可知,增和包裝由潘昌的表妹黃楊臻禛,以及潘昌母親楊麗麗的姐妹楊青青(黃楊臻禛的母親)分別持股52%、48%。 2020年至2022年,恒達新材與增和包裝交易金額分別為545.34萬元、134.51萬元、0。 是否公允。有無利益輸送可能? 再看關聯擔保。報告期內,潘昌、姜文龍等關聯方存在為恒達新材銀行借款、開立信用證、保函等提供擔保的情形。 截至2022年末,潘昌、姜文龍共同為恒達新材開立金額388.40萬美元的信用證提供擔保;潘昌為恒達新材開立300.00萬元的保函提供擔保。 好消息是,截至2023年3月31日,除對合并范圍內的公司提供擔保外,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對外擔保事項。 但關聯人擔保又是否真正能做到風險隔離呢?于上市企業而言,合規性是重中之重。如何扎好風控籬笆仍是一道嚴肅考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