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文/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舒圣祥
據新華社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近日召開的企業座談會上說,要繼續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態勢,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繼續做好保交樓工作,加快項目建設交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推動經濟向好回升,建筑業和房地產業依舊是兩根支柱。任由建筑業大面積停工在某些地方蔓延,任由各種爛尾樓在某些城市里長期存在,既不符合經濟增長需要,也不符合社會公眾利益。住建部此番表態,是繼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后,對房地產政策調整方向與內容的具體明確,進一步明晰了樓市調控政策放寬的政策導向,傳遞給表現疲弱的樓市一個振奮人心的強烈信號。
降低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能夠直接減少購房成本,有效提升購房意愿,和購房者切身利益直接相關。數據顯示,全國20個重點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平均值為24%,說明還有很多城市沒把首付比例降低到20%的較低水平,利率仍舊高于4.0%的就更多了。主管部門此番表態后,一波降首付和降利率的操作,相信很快會在市場上出現。只不過,存量房貸利率過高的問題,也會因此更加凸顯。
央行已公開表態“支持和鼓勵商業銀行與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或者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但如果央行不能就此明確發文,愿意用行動響應的銀行恐怕也不會太多。增量房貸利率普降,存量房貸利率高企,房貸負擔相差懸殊,不僅有悖公平,也不利于釋放購房需求,特別是改善性購房需求。這次住建部提出“換購減免稅費”,目的同樣是要支持改善型需求。無論是換購交易稅費,還是存量房貸利率,該降的都應降,以此降低購房成本,修復置業預期。
長期以來,住房貸款“認房又認貸”,是對房產交易的嚴重限制。無論實際持有幾套房,只要曾經貸過款,就不能享受相關待遇,既不利于活躍市場交易,也缺少合理性與公平性。“認房不用認貸”被住建部作為調控要求明確提出,對于激活樓市置換鏈條,避免區域房價因為實際交易量過少而失真,穩定公眾對于樓市發展的良性預期,都是大有裨益的。堅持房住不炒,并非要凍結交易,相反,樓市穩定發展需要保護正常的市場交易需求。
樓市調控政策放寬,形勢已然日趨明朗。但是,也要防止某些地方一放到底,重走過去老路,將促進樓市健康發展,變味成促進房價地價普漲。過去那樣高比例的土地財政依賴,終究難以為繼,越能清晰認識到這一點,政策制定越能科學理性。某種意義上,市場上真正缺的已經不是房子的數量,而是真能滿足公眾需要的“好房子”。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當給予房企更多選擇自主權,以不同產品供給參與樓市競爭,同時強化科技賦能,提高住房品質。
住房問題關系公眾切身利益,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需要辦好辦實。幫助更多人在城市里有房可住,他們才能更好融入城市為夢想站穩腳跟;幫助更多人通過自身努力改善住房條件,他們才能更有城市歸屬感和打拼幸福感。期待調控政策放寬,能夠注入樓市強心劑,讓更多人都買得起心儀的好房子。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
【來源:九派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