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動態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佛山26條”正式印發
近日,佛山市委、市政府印發《佛山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下文簡稱《措施》),涉及五個方面,共26條措施,《措施》包括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符合條件可免重新辦理消防許可;鼓勵中小企業反映拖欠賬款問題,對欠款處理“發現一起、化解一起”;深入實施民營企業家培育工程,培養百名“大城企業家”等。(南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州法院發布18條措施 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8月17日,廣州中院舉行《廣州法院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及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筆者從會上獲悉,廣州法院對民營企業等市場主體依法規范實施納入失信名單措施,探索建立守信激勵和信用修復制度,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1—7月,廣州全市法院共屏蔽失信名單5410人,縮短期限20人,發布信用修復證明書13份,主動履行證明書208份。(南方日報)
二、區域經濟
50天到發旅客超2700萬人次!深圳鐵路暑運期間持續迎大客流
今年暑運已接近尾聲,鐵路旅客出行需求十分旺盛,客流持續保持高位運行。7月1日至8月19日,暑運50天,深圳鐵路累計到發旅客2721.54萬人次(其中發送1456.8萬人次、到達1264.74萬人次),同比去年增加1416萬人次,增幅達108.46%,較2019年增加84萬人次,恢復到2019年的103.18%。(深圳晚報)
深港合作“雙向奔赴” 灣區全聯通大提速
8月15日,福田汽車站至香港跨境專線正式恢復運營,線路涵蓋商務出行、逛街購物和旅行游玩;另一邊,港人來深消費更加活躍,消費半徑從羅湖東門、老街、筍崗,福田水圍等地,向寶安、前海、龍華、龍崗、鹽田等各區延展。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7月份北上港人總數達到468萬人次,平均每日便有超16萬人次北上。深港“雙向奔赴”的背后,是交通出行方式的逐漸豐富,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帶動市場、金融交流日趨通達,促進規則機制“軟聯通”按下加速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向世界級灣區邁進。(深圳特區報)
大灣區再添一物流樞紐!佛山官窯鐵路樞紐正式開通運營
8月18日上午10時50分,隨著一聲鳴笛,一列編組29車、滿載290輛商品汽車的鐵路集裝箱班列,從佛山官窯順利開出,駛向河北。該趟班列的順利發出,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又一國家物流樞紐重點項目——佛山官窯鐵路樞紐正式開通運營,將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廣貨廣出”搭建一條便捷綠色的物流新通道,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對外輻射能力和外貿服務水平。(央視新聞)
三、產業發展
深大助力!中國“工業黃金”規模化生產取得新突破
8月20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持召開技術鑒定會,由長盛科技有限公司主持、深圳大學協同技術攻關的國產超高強ZA60XC (T1000級)PAN碳纖維千噸級工業生產技術順利通過技術鑒定,這標志著我國超高強度碳纖維生產技術和產能已經達到全球先進水平。(深圳特區報)
四、金融發展
清遠5家農企意向掛牌“廣東鄉村振興板 ”
南方財經8月18日電,8月17日,記者獲悉,在廣東省金融支農促進會、清遠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推動下,共推薦5家清遠雞、英德紅茶產業企業到廣東股權交易中心鄉村振興板掛牌。截至目前,“廣東鄉村振興板”上板企業311家,其中清遠市有21家企業在廣東鄉村振興板掛牌展示。另建成504家后備企業庫,幫助170家企業獲銀行授信超60億,10家企業獲得股權融資近20億元,并推動7家企業開展股份制改造,幫助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一家上板企業已在廣東證監局完成輔導備案,擬在主板上市。(21世紀經濟報道)
五、港澳動態
陳茂波:香港航空業復蘇進展符合預期 預計機場客運量明年全面恢復
8月20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0日發表網志,針對“橋頭經濟”新模式、大灣區增長新機遇以及貨運物流新模式等情況進行分析。他表示,香港航空業復蘇進展符合預期,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發展,正在全速翻開新的一頁。陳茂波表示,香港國際機場目前共有約110家航空公司營運來往全球165個目的地的航班,約恢復到疫情前的75%;每日客運量和航班升降量,也已分別恢復至疫情前的65%和70%。香港機場的客運量會在今年年底恢復至疫情前約八成,并于明年全面恢復。“總的來說,香港航空業復蘇進展符合預期。”(新華網)
拱北海關暑期驗放港澳跨境客車逾百萬輛次創新高
拱北海關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珠海各對港、澳口岸進出境車流量高位運行。截至8月19日,珠海對港、澳口岸暑期進出境客車通關總量突破100萬輛次,日均逾2萬輛次,通關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83%,創歷史同期新高。(新華網)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