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間,陽光乳業披露2023年半年報。公司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2.3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36.53萬元,同比增長12.05%;扣非凈利潤6149.02萬元,同比增長13.45%。
目前全球奶業都面臨著周期性挑戰,在8月1日剛剛結束全球乳制品拍賣上,GDT價格指數從2022年3月的1593下跌至918,跌幅高達42.4%,已經接近于2020年8月的前期低點。全脂奶粉拍賣平均成交價格為2864美元/噸,環比減少8%,相比于2022年3月1日4757美元/噸,下跌了約四成。
在此背景下,陽光乳業上半年業績仍能取得較好成績,離不開其扎實的生產基礎與不斷提升的運營能力。
【資料圖】
全球奶業遭遇周期調整,國內區域乳企優勢凸顯
全球奶業遭受周期調整的同時,中國奶業也面臨新的變化。在經歷了2020年和2021年的快速增長后,國內乳制品消費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表現疲軟,2022年國內乳制品產量為3117.7萬噸,同比增長2%,增速相比上一年度大幅放緩。
今年,國內乳制品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在經歷第一季度業績增速放緩后,從第二季度開始陸續出現不同程度的復蘇態勢。主打低溫奶的陽光乳業,能在行業周期中仍保持業績穩健發展,得益于公司“重渠道、做下沉、擴區域”的戰略經營。在奶源上,其早已向著奶源基地的自建自控方向發展布局,目前擁有2個自建奶源基地和4個合作自控奶源基地,通過本地化生產把控成本,冷鏈運輸保障質量。
在銷售環節,陽光乳業加大對市場的投入,重點將銷售網絡進一步下沉,提高銷售網絡布點密度,通過送奶上戶、專賣店、社區便利店等渠道精準定位和獲取客戶。在鞏固和穩步推進江西市場后,以經銷商打開周邊省市市場,尤其是發展安徽市場。
消費場景持續恢復,長期需求帶動國內乳行業發展
對乳制品行業而言,第二季度開始進入銷售旺季。陽光乳業把握時機,大力發展線上新零售等業務,擴大公司產品消費群體。另外在安徽市場,加大在合肥、六安等主要銷售區域市場的投入,送奶上戶與零售店、學生奶團體業務等多渠道并進,實現銷售量和品牌影響力在區域內的突破。
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張天佐介紹到,乳制品長期消費增長,一般由人口數量和人均乳制品需求兩大維度驅動,目前,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水平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荷蘭合作銀行報告顯示,在對2020年到2030年市場預測中,中國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外的第三大乳制品消費快速增長市場。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認為,從奶業周期看,經濟發展能夠促進牛奶消費的增長,隨著中國經濟回暖,未來中國牛奶消費溫和增長趨勢不變,預計增速會維持在4%到5%。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4